167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167

  顾学章立马以最快速度给省上交了一份“阳城市物资交流会”的申请,之所以市级交流会办在阳城,是因为大河口有火车站,方便省里和其他地市的单位和个人来参加。最重要的,到底是利国利民的物资交流会还是小农民资本投机倒把,关键在于形容。

  怎么形容,怎么打报告,黄老爷子就是吃这碗饭的!

  他背着手,一边踱步,一边口述。顾家书房又大又明亮,又在最高的三楼,视野极好,视线所及之处全是青山绿野,绿意黯然。

  幺妹这个真正的小笔杆子就“唰唰唰”的写,遇到有语意不通的地方,自个儿估摸着改改。

  “外公帮我看看,这样行不?”

  老爷子接过信签纸,愣了,这密密麻麻漂亮的簪花小楷,比机器打印的还好看!

  嘿嘿,幺妹等的就是外公这个表情,她双手叉腰,“外公我的字怎么样?是我师傅教的哟。”

  “你师傅?”

  “对呀,毛皮毛大师哟!”

  别说,老爷子还真听过这名字,他在狱中读书看报练书法,经常能看见毛大师的字,说心神向往也不为过,没想到外孙女居然是他的亲传弟子!

  “我妈妈带我去拜师的哟,那年我才上一年级,我们在老花鸟市场……”巴拉巴拉,只要她想说,她能说三天。

  老爷子听得哈哈大笑,这就叫缘分啊!他外孙女咋这么牛气呢?啥事都能让她办成……虽然大部分时候都是阴差阳错,误打误撞上的。

  他认认真真的把申请书看了两遍,多年当领导的习惯,又给改了几个小细节,幺妹誊抄几份新的,让爸爸快送省委去。

  朝里有人好办事,别的地市打的报告,最快的怎么也要十天半月才能得到回复,可顾学章的,郝书记是知道的,自家儿子最崇拜的“顾哥”,他以前就关注过,是儿子交的朋友里难得的正派人物,而他这副省长分管的就是物资供应这一块。

  他的报告刚打上去,他就收到了,单独挑出来看,认真研究,叫来省委班子开会,这跟他上次的建议信倒是正好前后呼应。当天晚上,省委办公厅的电话就连夜打到阳城市物资局来,同意办,而且要好好办!

  得到省委指示后,这事就不是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能独挑大梁的,整个阳城市所有部门联动起来,全听顾学章一人指挥,忙得愈发脚不沾地,要不是想老婆和孩子,他干脆就在办公室席地而睡。

  幺妹就跟着外公去火车站附近看场地,身后肯定少不了春芽和小彩鱼这两条小尾巴,她和小彩鱼舔着冰棍儿,趿着拖鞋,身上只穿一件小褂褂,一条到膝盖的短裤,要是不看脸和头发,就是两个男娃娃。

  至于春芽嘛,虽然她也不想长大,可自然的规律已经在她胸前开出两朵小荷花,虚岁十五的她已经有大姑娘模样了。

  幺妹除了身高像大人,其他言行举止还是个孩子,舔着冰棍儿指着一处矮矮的红砖房说:“外公,火车出站口在这儿,咱们把交流会办哪儿呀?”

  老爷子环顾四周,他已经来过无数次,闭着眼睛脑海里自然浮现的都是附近地理环境,哪儿有道沟,哪儿有个坡,他一清二楚。

  “火车站出口人流量大,但位置有限,稍有不慎会造成拥堵踩踏,办大型集会安全是第一位的,但凡出了点安全事故,这场会就完了。”而主办人则脱不了干系,问责,撤职查办都是轻的。

  幺妹又舔了一口甜甜的水蜜桃味冰棍儿,“难怪爸爸单位都推爸爸来办。”

  老爷子点点头,“但办好了就是件好事。”他伸手指指火车站两侧,“需把左右开拓出来。”

  “会有那么多人来吗外公?”

  “看着吧。”

  顾学章给市里所有单位厂矿发了邀请函,规定一个回复时间,如果到期不回复则视为不参加,因为听岳父的,把场地设得太大,怕到时候去的商家太少,他又不放心的往省里也送去几百个闺女亲手写的邀请函……能来几个凑凑人数也好。

  甚至,为了凑人数,他还给大河口公社分配了任务,让各生产队动员当地社员积极参加交流会,家里有吃的喝的用的都带出来,说不定能创点额外的收入呢?

  大不了,没大单位来,那就办成农村庙会呗!

  只要有本地农民的基本盘在,他就不会灰心。

  这是他做的最坏的打算。然而,在等待“回信”的半个月里,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和雪花似的回信飞到物资局来,把门卫室塞得下脚的地方都没了,局里专门安排一个部门负责回信统计,七八号人统计了一天一夜,得出长长一串名单不说,还多出二百多个,都是没有收到邀请函,但是自个儿从别的渠道听说后专门写信来表示想要参加的。

  顾学章:“!!”

  幺妹:“!!”

  只有老爷子,笑哈哈的看着他们:我就说吧,哪怕不算上当地农民,场地也肯定不够,赶紧的,开荒去!

  幸好火车站两侧是荒山,市里出动两台推土机,“轰隆隆”几天,荒地开出来不说,就连两公里外的小山包也被推平,开出一条长约两公里,宽约六米的交流“通道”……而一开始,打死顾学章他也压根不敢想!原本计划的五百米的摊位都不一定能摆满!

  因为收到的回信太多了,大家统计出来至少有一千八百家企业单位和个人愿意来,他们只能按照回信先后顺序排号,按照数字编号,在“交流带”上用石膏画出位置来。

  全部分隔成宽二米,深二米的小方格,一面能摆一千个摊位,双面对侧正好是两千个,还有一百多个剩余,则为计划外多出来的农民们预留。

  当然,顾学章深知岳父的意思,公开场合从来不说“摊位”,而是“展位”,一口咬定这是一场物资交流展示会,展示新中国新时代物质文明的窗口!

  你听听你听听,这话哪个字有错?哪个字犯法了?

  张爱国和杨发财挑了半天,愣是没挑出一个错来!他们自个儿不想去,更不想让社员们参与,幸灾乐祸的想,最好是让他门可罗雀,摊位剩他个七七八八,他们正好告他一嘴巴——浪费国家公共资源!

  然而,群众们热气腾腾的想要把自家东西换成钱的心情是他们能挡住的吗?哪怕没东西可卖,这么多大商家大单位,大家手里捏着几块钱,就不想去逛逛?

  要知道,农民们已经十一年没有赶过集了呀!十一年是啥概念?很多小孩子,从出生就在听爷爷奶奶讲曾经赶集的盛况,听到上二三年级了,依然没见过集市的模样!

  划展位的消息方传回牛屎沟,整个生产队就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家家户户激动不已,就像去年听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一天,恨不得放串鞭炮庆祝一下嘞!

  幺妹就跟着外公当小监工,每天背着手上施工地转悠,看着碍眼的土包包被夷为平地,压路机“哐当哐当”开上去,一条崭新的大路就成型了。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也来不及打水泥地啥的,泥土地压紧实些,将就将就。

  跟她们不一样,高玉强和李家沟的孩子可没见过推土机和压路机,跟一群猴子似的上蹿下跳,恨不得跳上推土机去试试,给人师傅逗得不行。

  虽然大部分工作是机械化操作,可工人还是少不了。于是,杨丽芝的周扒皮姐姐,居然无师自通的带张小桌板来工地上,兜售她的汽水香烟和瓜子儿。

  画出位置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