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一片心意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原来谱儿是挺大的,可是被李学武挖了坑以后就成了没谱了。

  老彪子得了李学武的吩咐,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

  这会儿这位赵师傅让他搬啥就搬啥,倒成了锯了嘴儿的葫芦一般。

  赵幼宽看着开车的这位,想到李学武的身份,更是觉得这种身份身边的人嘴都不是一般的严实。

  好么,这两位也是互相瞎猜,都特么猜错了。

  等车进了西院儿,老彪子又跟着二爷和于丽把这套家伙事儿弄到了后院儿。

  院里人还以为李学武家请了裱糊匠来糊顶棚了呢。

  也没人在意,最多在心里嘀咕几声李学武金贵。

  这裱糊匠是老行当了,就是每年春秋儿的时候替人裱糊棚顶、窗棂、门楣等为业的匠人。

  南方见不着,多流行于京城、津门、冀北、东北等地区。

  京城地区民房多为老式四合院瓦房,室内天棚需用秫稭扎架吊顶,糊以素纸或彩格纸。

  当然了,墙上如果没有抹面儿刷白灰,也可以糊墙。

  说句题外的,这些手艺人还兼职糊彩人纸马,就是白事用的。

  不过这个时候不让迷信,所以没人敢弄这个了。

  一大妈站在院子里拎着个扫帚正扫着门口,正见着几人往后面搬家伙儿事儿。

  她是个不讨人嫌的,看见了也不会问。

  心里却是嘀咕着,这后院的李学武可真会找人。

  现在谁家干活不找个年轻小伙子,干活儿利索的。

  这找了一个老头子,能上得去梯子嘛!

  赵幼宽还一副高人风范呢,没想到在这个院里他就是一糊顶棚的。

  高人进了后院儿,见着那司机使了个眼色出去了,就剩下二爷和昨天见了面的小妇人。

  “得了,今天就算是开工了”

  赵幼宽由着于丽领着洗了手,又用自己带来的工具让于丽打了清水。

  “二爷,咱们可说好了”

  赵幼宽认真地对着叶二爷交代道:“我干活儿您别伸手儿,看着就成,看了就忘了它,我这可是传男不传女的手艺”。

  “呵呵”

  叶二爷一撇嘴,道:“甭占我便宜,该干嘛干嘛”。

  “你以为我稀得学你的啊,回头儿我给你看看我传孙不传儿的手艺”。

  “嘿!”

  赵幼宽虽然有个好手艺,却是一点儿高人的风范都没有。

  有也不可能活到现在不是。

  “咱这手艺当年在琉璃厂可是从这头儿吃到那头儿,谁家掌柜的不是求着要咱”

  “好汉甭提当年勇”

  叶二爷搬了圈椅放在了一边,抬抬手示意了一下准备好的桌子。

  “咱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你能再吃一口这碗饭都是老天爷怜悯了”。

  “唉~也是!”

  赵幼宽也是自家人知自家事。

  嘴里叹了一口气说道:“给人家撵出来我就知道我成废物点心了,呵呵”。

  叶二爷看了一眼这位老相识,示意于丽给拿那副字,随后交代了于丽给沏茶。

  这是早先请手艺人干活儿的礼仪。

  就算是刘墉家请人修花园都是要好茶碗好茶叶招待的。

  交代完,二爷对着赵幼宽说道:“活了大半辈子了,还能有几天蹦跶的,好好活吧”。

  “呵呵,不甘心啊”

  赵幼宽示意于丽将那副字放在桌子上,这才拿起字重新审视了起来。

  “我十二岁学艺,那师父是我亲舅舅,可以说是倾囊相授了”

  想起往事,赵幼宽也是满心感慨。

  “这在当时可是磕头拜干爹都学不着的,我养全家的手艺啊!”

  “呵呵,到了这个岁数成了没人用的废物喽!”

  赵幼宽抖了抖手,将手里的字量了尺寸,开始准备材料。

  就按照李学武所说的,用的都是他珍藏的好材料。

  当初他可是准备当传家宝的呢。

  “就这,我孙子都不学了,甭说重孙子了,到我这儿断了!”

  二爷眯着眼睛晒着太阳,一言不发地听着赵幼宽磨叨。

  他是知道赵幼宽有儿子的,还不止一个,也有学了这门手艺的。

  可现在只有一个孙子在身边,定是出了什么变故。

  那个年代谁没变故呢!

  不问,就是最好的安慰。

  赵幼宽跟二爷说了一会儿话,感觉心里舒服多了,手上的刀子也稳了。

  他也是紧张的,一紧张就好说话。

  说传男不传女是早先的规矩,现在哪儿还有了,就是跟二爷逗壳子罢了。

  所以这会儿于丽站在炕边看着这边赵幼宽也是没说什么。

  而于丽看着赵幼宽弄水沾了字的纸边做实验也没说什么,李学武说过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就像高震和郑富华信任李学武一样。

  这会儿李学武讲完了,高震做了最后的总结发言。

  在强调了郑富华的观点和点评了李学武的宣讲后,高震通报了分局向上级报请成立治安大队的情况。

  先前就有传言出来,说分局要有大动作,没想到还真是这样的。

  尤其是在高震宣布李学武将是治安大队的首任大队长时,下面的干部更是眼皮跳了跳。

  成立之初就是副处级单位,要是成长起来,做出实效,那……

  台下看李学武再没有人纠结于他的年轻了,尤其是想到关于李学武先前的宣传。

  在会后,李学武也没站住脚儿,跟着高震和郑富华接待了齐团长带领的来访。

  两边都是带着相关的负责人,李学武看见那天跟自己开会的赵振华副政委和张成功参谋也在。

  局办公室将会议安排在了三楼会议室,两边的人在握手寒暄后便直入主题。

  在互相介绍的时候,郑富华便将治安大队的负责人介绍给了齐团长。

  李学武很是礼貌地点头微笑了一下。

  “地方有能人啊”

  齐耀武笑着对高震说道:“这么年轻又得力的干部可不多见”。

  高震笑了笑,并没有吹嘘什么。

  郑富华笑着说了李学武的出身和经历,倒是让齐耀武眼睛一亮,随后跟李学武重新握了一下手。

  一般来说,正团级转业到地方也就是李学武现在这个级别,有可能还安排不上这个岗位呢。

  所以齐耀武没敢小看了李学武,更不敢小看一直主导这次合作的这位副处长和大队长。

  几百人的治安队伍,几十人的专业队伍,更广大的管理权限,这在部队也是一个人物了。

  部队是不能说假话的,齐耀武认为分局这边安排李学武的岗位,那就是有才能的。

  这在接下来的会议中也让齐耀武证实了自己的想法。

  李学武拿着红星村训练场的地图给他们讲了地理优势、环境优势、保密优势、生活优势等等。

  着重讲的还有训练场正在进行的训练和应用的训练设备设施。

  这个场地是让齐耀武觉得移驻的最佳条件。

  他很喜欢这个地点,在内部讨论的时候也提到了这一点。

  进城快,隐蔽,便于开展他们的本职工作。

  他们来就是支援地方武裝力量建设来了,可以说他们想要的,李学武都给了。

  尤其是李学武所说的那些训练设施,让他们省去了再建设的麻烦。

  李学武将红星村的图纸撤下,换上了自己画制的治安大队院草图。

  “这座大院的相关手续已经在办理了,现在直接说初步的安排”

  齐团长看了看李学武的草图,其实不用讲也能看出大概情况。

  因为李学武在房屋附近已经标注了用途,该是他们的有个军字,该是治安大队的有个安字。

  两方共用一个正门,但在三座分给团部的楼群面相菊儿胡同处还有门。

  正门只做门面用,一般做接待和步行出入使用。

  两方共用一个停车场,位置就在东跨院原车马房的位置,这边也有个门。

  中跨院做办公,东跨院做宿舍,西跨院改训练场、食堂、办公用,后面的小院划给特勤队。

  齐耀武看了看,他们能使用三分之一的区域。

  看   就像高震和郑富华信任李学武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