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开民智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韩士枚和李成邺并没急着走,假道长一觉也睡醒了。

  “三郎,钱粮本就吃紧,甚至要去借贷,这个时候办学,还给饭食,合适吗?”

  “爹,我有许多事要做,可现在却无人可用,不赶紧办学培养几个人才,接下来什么事都干不成。”

  “培养人才,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

  “我有办法速成,从明天开始,请你和六叔帮我主持大局,我好一心一意办学。”

  韩平安知道自己的步子迈的有点大,担心老爹和老丈人不理解,又解释道:“刚才你也听余望里说了,咱们治下不但有汉人、叶勒人、粟特人、突厥人、羌人、鲜卑人和铁勒人,甚至有从吐蕃、天竺过来的人。

  守捉郎中也有不少龟疏人、回纥人和葛罗禄人,光语言就七八种,要是不赶紧办学,不赶紧统一语言文字,接下来怎么施政。”

  光胡话就七八种,想想是挺头疼的。

  韩士枚正想说想统一语言文字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韩平安接着道:“我先从娃娃抓起,先教个两三个月,应该能初见成效。

  到时候也入冬了,都没事干,可以开办些扫盲班,正好让这些娃去守捉府、守夜队、游奕队和各村庄做老师。”

  “什么扫盲班?”

  “就是教人识字算数,顺便讲讲我大都督府的好。”

  “所有人都要学?”

  “从咱们现在能管着的地方开始,所有人都要能识字会算数。”

  关内学风昌盛,也不是个个都能念书的,事实上读书人依然是极少数。

  韩士枚被震撼到了。

  李成邺惊得目瞪口呆。

  韩平安知道在他们看来这很夸张,忧心忡忡地说:“爹,六叔,关内真要是乱了,天子肯定会抽调边军回去平乱,边军一走,我们就得靠我们自个儿。

  到时候,我们就是四面楚歌,现在不对辖下百姓好点,到时候谁会帮我们?

  可百姓又没几个,全是麻木得像行尸走肉的奴隶。对他们好、跟他们苦口婆心说,不一定管用,只有从他们的孩子着手。”

  这西域以前是怎么守的,说白了就是叫上一帮羁縻部落打群架,谁敢不老实就教训谁,自个儿都不用派多少兵。

  可现在大唐国势大不如以前,

  安西四镇虽只有两万四千余兵,但现在却是一百多年来驻军最多的时候。

  兵虽比以前多,由于国势的关系说话反而没之前好使,甚至连葱岭西边的疆域都给丢了。

  那些羁縻部落不是反叛就是阳奉阴违,像叶勒部这样的虽不敢反叛,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同化,已经不能称之为部落,他们的武士也大多打不了仗。

  反倒是越穷越野蛮的越能打,比如吐蕃,几十年前连铁都不会炼,现在什么都会了,用的兵器和甲胄甚至比大唐边军精良,据说他们的武士全穿锁子甲。

  如果长安再把边军精锐调回去平乱,叶勒部的形势会比现在更危急。

  再想到边军精锐真要是被抽调回关内平乱,本就没几个能吏的安西四镇会更无人可用,而现在培养的学童再过两三年定能派上大用场。

  韩士枚猛然意识到儿子想要的可能不只是一个叶勒部,而是整个安西!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