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高炉开炼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个操作有很大的安全风险,操作工是铁厂利刃员工里工资最高的,达到每天3元,和城防军营长相当,仅次于首席铁匠。

  倒完铁水,有工人拿棍子去搅合,剥离漂浮杂质,接下来等待自然冷却。

  坩埚冶铁是个相当麻烦的事,需要提前用矿石和炭、石灰石、粘土粉混合,中途发现配比不对这一锅就没救了。

  现场出来的就有一锅不行,铁还是海绵状,但暂时不能确认是混合不均匀还是那个点的炉温不够。

  此处也表现出与工业时代完全不同的操作,两百多公斤铁水而已,因为温度太高,居然等了小半个小时,才冷却到偏硬的白炽态,被几个员工用钩子钩住拖出冷却槽,进行下一步,分割。

  城里的小铁匠们的炉子根本没办法处理两百多公斤的铁块,必须给分成十到二十公斤一块,他们的小炉子才装得下去。

  这边还在用凿子分割,后面已经完成炉膛清理和检查,准备下一炉炼制。

  因为是试运行,按李想传达的要求,必须每一步都保证安全,然后再通过总结经验追求连续冶炼。

  不过即便如此,高炉的运行效率还是勉强能看,主要原因是喷炭作业不会在冶炼过程中损失炉温,小炉子如果中间要加炭,反复降温可能要一整天才能弄出一炉。

  24小时日夜值班,这一个高炉就能顶之前五十几个炉子的产能,等流程熟练后大致相当于两百个小铁炉。

  高效率的前提下实际总人力并未增加,一个班次各种操作工四十余人,三班也才一百多人,而之前照顾五十个小炉子就需要一百五十人,这还没算烧炭的。

  工人倒是不会辞退,因为现在这个冶炼配方,炭粉的消耗量非常大,木炭干馏和碳粉研磨都需要更多人。

  看过第一炉出货,王齐顺便去参观制炭部门。

  从占地面积和人数算,制炭部门才是铁厂的大头,南边木材采集和运输的人力都不属于铁厂,光部门内就有两百来人。

  木材被修形后装入几个粘土窑里密闭炼焦,这种制法不取木醋等液体易燃物,出来的木炭热值会更高点。

  和高炉一起新增的部分是炭粉研磨,这就相当耗费人力了。

  先是人力用石锤把木炭敲碎,然后上石头碾子碾压,再用木纤维编织的筛子筛选,大块的还要再碾压。

  高炉那边烧炭是成吨成吨的烧,石头碾子想要跟上效率只能堆人数。

  王齐参观完,和铁厂厂长开会。

  铁厂厂长姓黎,黎云杰,秦语节点部落的铁匠出身,和另外两名铁匠一起负责厂子的管理,因为厂里还有利刃族,铁厂还配有两名翻译,都属于管理团队。

  这些人看到王齐不太敢发言,让他有点烦恼,没办法,只能自己说自己的。

  “接下来给你们几个任务。

  第一,如果高炉不出伤亡和损坏等重大问题,小炉子渐渐弃用,但在二号炉建成之前也不要拆除,以应不时之需。

  第二,以日产能三吨生铁为界限,达到三吨之后你们要截留一部分铁,把厂里的工具都换成铁的,之后会给你们画一套铁制的碾炭设备,想办法做出来。

  第三,在运转过程中总结高炉的优点和问题,设法进行改进,如果不知道怎么改,先把问题记录下来。二号炉要以此为依据建设,最好你们能自己根据一号炉的图纸进行修改,实在做不到,再通过行辞退,因为现在这个冶炼配方,炭粉的消耗量非常大,木炭干馏和碳粉研磨都需要更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