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针尖麦芒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如此美景,顿时便勾起了董建昌的兴致,于是在他的提议之下,所有人都下了车,步行向里面走去。

  穿过翠竹小道,一行人便行至了大院的中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草地,根据随行的周养浩介绍,这便是集中营内的操场了,每天早晨,被关押的人员都会在此跑步。与此同时这里亦是军统受训人员平时打球的场地。

  在道路的另一侧是一片洼地,清澈的湖水、碧绿的青草、曲折的廊桥,便是一处叫做“明心湖”的休息的场所,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那些女学员们的最爱。

  操场的左侧则是军统的办公场所,当然这里除了财务、医疗等场所以外,还有一处特务专门用来刑讯的房间,屋内各种刑具俱全,即便是被称作鬼门关也毫不为过。

  “息烽行辕成立之初,负责人为何子桢。坦率地将他是一个既残忍而又无能的虐待狂,大批关押在此的人员都因经受不住这个‘酷吏’的残酷迫害而相继死亡,社会公正舆论纷纷予以谴责,而何子桢在面对如此局面之时却束手无策。故而戴老板为了平息众怒,经过了多次磋商,研讨对策,最后才作出决定让七哥接替何子桢出这里主任,藉以维持局面,挽救颓势。”

  这一路上,沈醉一边亦步亦趋地跟在董建昌的身后,一边卖力地为其介绍着这里的情况。

  一旁的叶秀峰则只是冷眼看着,脸上写满了不屑,更是时不时地还露出一丝鄙夷的神色。

  然而沈醉却浑不在意,继续王婆卖瓜似的卖力为他的结拜兄弟表功,“自打七哥走马上任之后,便当机立断地采用了怀柔政策,这里立刻有了一片新气象,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平息了这里“死亡危机”。”

  说话间,一排排木制的板房便进入到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而周养浩则顺势接过了话茬主动介绍道:“经戴老板批准,卑职便着手开展了一下几项工作:第一是开放,允许那些到这之前被戴上镣铐的人员全部打开镣铐。其次是白天实行牢房不锁门,让犯人自由活动的规定。第三是将此处总计八栋四十三间的监房一律改称为‘斋’,即所谓读书的书斋,并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字命名,称为‘忠斋’、‘孝斋’、‘仁斋’等等。其中‘义斋’为女监。每斋设斋长一人,充当领导,同时撤销内卫及便衣特务,以解除在监人员的精神威胁。第四是适当改善在押人员的伙食供应,开展体育活动,按其特长和爱好编成写作、编纂、绘画、蔬菜园艺等组。这不,就在不久以前,在监人员组织的‘养正篮球队’不但和我们特训班的“学员篮球队”比赛了一场,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

  董建昌听的很是认真,频频点头,“我虽远在西南,但这里的情况还是略有耳闻的,听说你们这里不但改善了在监人员的待遇,还成立了成立生产机构,是吗?”

  一提到这个,那周养浩立刻就来了精神,当即一脸自豪地回道:“是的,卑职将其命名为‘复活工厂’,取恢复活力之意,工厂大致分为铅印、石印、雕刻、缝纫、布鞋、草鞋、卷烟八个单位,规定每个在押人员至少要参加其中一个,并让一些罪行较轻的人出来工作,从事一些会计、工程等技术工作或在基层代为管理犯人,他们和看管同吃同住,而且还会发给津贴。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的卷烟厂生产的四一牌香烟不但满足了我们内部的需求,就连整个GZ省内都十分地畅销。”

  沈醉也十分卖力地在一旁帮腔,“不仅如此,七哥还发现并开设了一处煤矿,自此内部用煤便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了,后来产量高了又建了个炭窑,制炭在贵阳卖。除了挖煤,还在这里建了个农场,种菜自用,并养鸡鸭猪数百头,年节的时候则用军用卡车运往贵阳重庆等地出售,每次都能卖个好价钱,极大地节省了一大笔经费,甚至有的时候还会有结余。不仅如此,原本用来押,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平息了这里“死亡危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