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谈:单亲家庭除了爱还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通常会表现出来一定的自卑、孤僻、叛逆、任性等性格弱点,在心理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此自闭、自悲。特别父母的离异发生在成长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可能就会产生心理与行为的偏差。

  我的一个学生,从上初一起,老师们就知道他家很有钱,父母都在东北做生意,开了一家很大的超市,可是谁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早已劳燕分飞,天各一方打工为生,父母离异的他从八岁便跟随姥姥一起生活,为了不受歧视不受伤害,他在姥姥的教导下,刻意编造了这段“美丽”的谎言,一直到他一次打架出事进了派出所,我才知道这个秘密。

  这个孩子后来到了我们工读学校,心理偏差已经很严重了,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极爱冲动、极爱说谎,在教育他的过程中,我又遇到十几个和他境况差不多的学生,他们共同的行为和心理偏差使我对这类孩子关注起来。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在说到单亲家庭子女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常性格,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培训讲师郑萍女士说,这与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郑萍说,要让孩子有健康良好的心态,首先家长要摆正心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情感暗示过多

  很多单亲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这些不正常的思想主要有:

  自怜暗示: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自卑暗示:比如,有的家长对单亲家庭讳莫如深,并常常在孩子面前表露出“父母离婚太难为情,一旦别人知道会笑话你”,还有就是为了不让人欺侮孩子去刻意隐瞒或欺骗,不敢正视离异,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一方再婚,总是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孩子,让孩子感到自己低人一头,导致其自卑情结的萌生。

  迁错暗示:比如有的家长离异后,迁怒于孩子,特别是生活的不如意或者是逢孩子生病、学业过重自己忙不过来时,会在不经意的场合说出这样的话:“都是你,要不然我哪会这么累?”、“要不是你拖累,我也不会离婚”等等,让孩子有一种“负罪感”,其实绝大多数的家庭离异都与孩子无关,即使有关,孩子也是无辜的,把心理压力转嫁给孩子,会让孩子性格迅速异化,甚至发泄于社会。

  仇恨暗示::有的家长离异后,由于对原配偶的不理解或敌视,一旦看到孩子就仿佛看到原配偶的影子,这时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人情感发泄在孩子身上,如“看你那为了不让人欺侮孩子去刻意隐瞒或欺骗,不敢正视离异,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一方再婚,总是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孩子,让孩子感到自己低人一头,导致其自卑情结的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