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节 破釜沉舟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相国府内,于禁独自端坐在太师椅上,闭目沉思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他那枯瘦苍老的面孔上,也显现出一丝内心的焦虑。

  不大一会儿,房门一开,总管高之赞躬身走了进来,“相爷,槐大人来了。”

  “请!”于禁睁开了双目,他一直在等待着槐大人。

  高之赞恭敬的把槐大人请了进来,悄悄的关闭了房门。房间内,于禁一没让座二没上茶,只是默默的看着走进来的槐大人。

  “宏亲王怎么说。”于禁直截了当的问道。

  “既没答应,也没否决。看样子,这老狐狸想置身事外。”

  “哼,天地变更没人可以置身事外。德章快马加鞭正在赶往京都的途中,本相希望在德章到来之前,宏亲王能给本相一个明确的答复。否则,本相可不会认为他会袖手旁观。”于禁冷冷的说道。

  “于大人,真要是到了那一步,你有几成胜算?”槐大人目光锐利的看着于禁。

  “京都之内,胜券在握,京都之外~三成。”

  槐大人摇了摇头,“这远远不够。”

  “怎么,你畏惧了?”

  “呵呵,老夫这把年纪,谈何畏惧之有。即便德章坐上大位,老朽也该隐退江湖了。你我之间只不过是交易,辅德章上位,老夫只是想得到需要的银两罢了。对于大夏的皇朝,老夫早已心灰意冷。”

  “槐大人,你出此大力,德章一旦上位必会重用与你,难道你就不想在朝中安享荣华吗。”

  槐大人冷笑一声,“老朽只想平安的度过最后的时光,至于荣华?呵呵,别说是德章,即便建安和昱宁在位之时,老朽想要的话,也会荣华一世,何必要等到现在。”

  “怎么,你还在建安帝时期任过职?”于禁目光一聚,这个信息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槐大人目光锐利的看了于禁一眼,“于大人,你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处置即将到来的德隆吧,不必在老朽身上做文章。”

  “槐大人不必多虑,老朽也只是好奇而已。吩咐你们侦辩司所做之事,不知做的如何了?”

  “倾巢而出,答应你的事情,我会一一落实。”

  “好,只要京都能够平定,京都之外就交给本相吧。”

  “告辞之前,在下提醒于大人一句,不要轻视了宏亲王,他可是老而弥坚之人。”

  于禁轻蔑的说道,“本相与那昱宁帝斗了小半辈子,没想到昱宁帝撒手之后又冒出来一个宏亲王。那时候本相专注昱宁,对于宏亲王确实是所料不及。不过现在,宏亲王已经不足为虑。”

  槐大人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他知道京都之内要论智谋,宏亲王远不及于禁。这几个月京都看似平静,实则于禁一刻也没清闲,一直在暗中布局。反而是宏亲王一方,都在按部就班的等待这战事的结束。在这一点上,于禁的深谋远虑,连他槐大人都非常佩服。要不然,他也不会把身家押在于禁一方了。

  槐大人一走,于禁把高之赞召唤过来,“去吏部走一趟,找一下褚宝雄,把建安帝时期四品以上所有官员的资料给我抄录一份,越详细越好。记住,不管死的活的,都要。”

  高之赞奇怪的看着于禁,“相爷,这个抄量可不小,您是急着要还是?”

  “让吏部那些闲着的大小官员连夜抄录,越快越好。”于禁不悦的说道。

  “诺,老仆这就去。”高之赞不明所以,赶紧去了吏部。

  于禁眉头紧缩,他在思索着建安帝时期的朝中大员。既然槐大人刚才流露了一句,此人绝对应该与建安帝有关。但于禁一时间,也想不出与槐大人相似的朝中大员。

  次日早朝,身为议政王的宏亲王突然抱病告假。令人奇怪的是,一直主政朝堂的相国于禁,也同样抱病告假。摄政王太子德章不在朝中,两位主政的大员抱病,乱哄哄的朝堂只能匆匆而散。

  西来的路上,段琅抽身去看望了一下养父及大熊。段琅再次恳请养父去历都城颐养天年,怎奈老猎户张宗成舍不得离开凤鸾山,段琅无奈之下,只能等他从京都回来之时再接养父回去。

  队伍行走了半个多月,段琅等人终于来到了下关口。原本只是一个狭隘之地的下关口,此时建立了行营。甚至在下关口高地一侧,还加修了防御。

  行营斥候发现德隆皇子的车撵,赶紧向行营主将做了禀报。行营主将率领着众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