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王满银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一层秋雨一层凉。到了九月,天气已经有些凉了。王满银穿着一件发黄的西装,坐在马路牙子上等人。西装是旧款式,皱巴巴的,下身穿着灰色的料裤,裤脚上到处都是泥巴。他头发花白,额头眼角布满了皱纹,胡子拉碴,头发乱得像鸟巢。

  王满银看上去不体面,可他有一份挣钱很多的工作,那就是职业乞讨。王满银不觉得这份工作丢人,在他的家乡小宫村,农闲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出来乞讨。有些人干得好,一年甚至能赚七八万。这些年村里人不少都因为这个致富,又是修洋楼又是买小车,看得人真是眼红。

  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上一年,抛开了农药、化肥和机器等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年才落三四千块钱,而今年还不一定能赚到这么多。前天听人说,今年的玉茭又跌了一毛多。想到这里,王满银长叹了一口气。

  现在,乞讨这活也不好干了。听那些早先出去乞讨的老人说,十年前去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往地铁口一戳,耷拉头弄个碗,哪天都有几百块的收入。这些年,四肢健全的人很难再得到施舍。于是,有人想出来一个办法:用瘫子赚钱。行业里管这个叫作“香主”。

  一个经常在外面乞讨的人,在外省见到这样的套路,也跟着做了起来,一做竟然做成了村里的首富。不仅在村里修了三栋小洋楼,给他的两个儿子娶了媳妇,还买了一辆“三叉机”,整天在村里显摆。这两年,这人已经不出来带瘫子了,还通过选举成了村干部,要多排场有多排场。王满银光想想就觉得羡慕。

  村里人一看当香主这么赚钱,一股脑地都开始做香主,导致现在瘫子的价钱一涨再涨,这让王满银很是气恼。开春的时候,王满银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价钱合适的瘫子,一个月三百块钱。王满银带着瘫子出来当香主,本打算赚几万块钱回去修修村里的老房子,可惜天不遂人愿,瘫子突然一病不起。花了几百给瘫子治病,结果瘫子还是死了。

  这下倒好,给出租瘫子的人赔了五千块,给瘫子的家里人赔了三千块。一毛钱没赚到不说,转眼的工夫就亏了八千块。王满银感慨,人要是倒霉起来,喝凉水都tm的塞牙。

  亏了钱是大事,可让老娘儿们看不起比亏钱的事更大。王满银的媳妇也是带瘫子的香主。去年比他多赚了一万块。今年要是又赚得少,以后怎么在家里当一家之主?

  小宫村流行这么一句话:五万不算数,十万刚起步,小宫想露脸,廿万称小富。他找装修队的工头谈了谈,要想重修家里的房子大概得二十万出头。两口子这攒下的积蓄有十三四万,找亲戚朋友借个几万块,再好好地干上一年,明年开春就能动工了。先修个洋楼,然后也买一辆村里成功人士标配的“三叉机”,这日子过得才有意思。

  可这瘫子一死,他婆娘也知道了。最近这段日子,晚上连个好眼色也没给过王满银。饭不给做了,衣服也不给洗,更别说夫妻生活了。他正当年,坐在大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时尚女人,忍不住想入非非。他觉得,他有必要从头再来一次,他一定要找个好瘫子,争取打个翻身仗,而今天就是重要的一天。

  昨天晚上,同村的香主给他介绍了一个好瘫子,瘫子是个男童,才四岁多一点,关键是没有家里人,这让王满银很是欢喜。家里没人,意味着不用给瘫子家里人分钱,这能让他大赚一笔。现在的瘫子都很精明,非要香主定期给家里人汇点钱,不然人家就罢工。

  王满银前年的时候就带过一个瘫子,家里是某省山区的,他生下来就小儿麻痹。家里人觉得他是个累赘,他也觉得活着没意思,被人找到当了瘫子。王满银想起他就牙根痒痒,瘫子的花花肠子很多,隔三岔五就闹着要吃肉,要么就让给家里汇钱,不然就罢工,弄得王满银干着急。

  人家经历了好几个香主,算是见了世面,对付这种瘫子,打也不是,骂也不是。你这里还没动手,人家就闹着去报警,一报警那可就赔大发了。王满银只能忍着,一年到期后,赶紧把瘫子还给了香主。

  这个时候,一辆小轿车停到了王满银的面前。王满银赶忙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低着头弓着腰给车里的人打招呼。车里的人是他们村的大人物,名叫尹金贵,三十岁出头,十分精明能干。他父亲就是村里第一个靠残疾人赚钱的人。尹金贵头脑精明,丝毫不逊色于自己的父亲,他敏锐地发现了残疾人在乞讨行业的市场,于是推陈出新,开始出租残疾人牟利。

  他曾假扮慈善会的工作人员去了西北一个县,一毛钱没花就弄到了一份残疾人名单,再冒充政府的工作人员去瘫子家里招工。招工时他谎称县政府关注残障人士,给予劳动保障,管吃管住还给押金,出了事管赔偿。一听有这个机会,不少人都把残疾人交给了他。

  那一年,他毫无成本地带回四十多个残疾人,用于出租赚钱牟取暴利,几乎成了附近区域所有残疾人的实际掌控者。他们村的瘫子基本上都是尹金贵的。这几年尹金贵不仅在城里买了房,还买了辆小汽车。每年回村里的时候,不知道多少人羡慕。

  尹金贵看了一眼王满银,眼神里全是不屑。他最烦和本村的这些人打交道,一个个沾亲带故,总想着占便宜,有时候,十块钱都跟你斤斤计较,烦得要死。这些年行情越来越不好,尹金贵有了别的买卖,比租瘫子来钱快,而且风险也小。只是手里的瘫子太多了,没法立即脱身,不然,带瘫子的香主非把他家的门槛给踏破了不可。

  “金贵侄,我就知道你顶好心哩。念在叔小时候抱过你的情分上,我觉得你不会不管叔哩。”王满银等尹金贵的窗户摇下来,赶紧说道。

  尹金贵看见王满银就烦。今年开春他介绍了一个不错的瘫子给王满银,结果,王满银夫妇是老抠蛋,舍不,一辆小轿车停到了王满银的面前。王满银赶忙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低着头弓着腰给车里的人打招呼。车里的人是他们村的大人物,名叫尹金贵,三十岁出头,十分精明能干。他父亲就是村里第一个靠残疾人赚钱的人。尹金贵头脑精明,丝毫不逊色于自己的父亲,他敏锐地发现了残疾人在乞讨行业的市场,于是推陈出新,开始出租残疾人牟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