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加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新网址:www.xs.l</p>要致富,先修路?”

  李承宗这个新颖的说法,让李渊等人都眼前一亮。

  虽然世家大族对于经商挣钱,都是藏着掖着。

  儒家更是把商业贬的一文不值。

  但是到了他们这个位置,自然知道致富对于大唐朝廷,对于大唐百姓来说,其实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毕竟,朝廷不管是落实什么政策,基本上都是需要花费钱财的。

  “没错,要致富,先修路!

  商品的流通,对于大唐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很多人觉得商人低买高卖,不事生产却是挣着大钱,觉得这是不正常的,应该严厉打击的。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

  举个例子,一个农户家有好几棵桃树,到了桃子熟了的时候,他们自己根本就吃不了那么多的桃子。

  这个时候,要么就是把桃子送给领居们吃,要么就看着它,任由它变坏。

  但是领居们很多也是种了各种果树的。

  如果有商人去收购这些桃子,哪怕是价格比较便宜。

  对于农户来说,也算是多了一个收入。

  而商人低价收购了这些桃子之后,运输到州县里面售卖,从中挣一笔钱。

  这样一来,州县里头没有办法种植果树的百姓,也能吃到桃子。

  商人能够挣钱,农户也能挣钱。

  这样的事情,损害了谁的利益吗?”

  李承宗这么一说,众人都不知道怎么接了。

  是啊。

  这样的一个买卖,损害了谁的利益吗?

  农户?

  商人?

  还是购买桃子的百姓?

  亦或是朝廷受到了什么损失?

  都没有啊!

  农户挣钱了。

  商人挣钱了。

  百姓兴高采烈的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虽然没有挣钱,但是也开心了。

  至于朝廷,农户、百姓、商家都得了好处,这不就是相当于朝廷得了好处吗?

  治下的百姓都安居乐业,这不就是朝廷希望看到的局面吗?

  “世子,你只说了这种比较理想的场景。

  实际上那些商人可没有那么好心。

  就比如江南的一些养蚕的农户,他们就是靠着养蚕为生。

  但是商人来收购蚕茧的时候,往往却是不断的打压蚕茧的价格,导致百姓辛辛苦苦的折腾了一年,却是连个温饱都很难满足。

  而这些蚕茧被加工成丝绸之后,价格暴涨,商人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这种原本属于农户的利益,全部都被商人拿走了。

  如果朝廷不打压这样的行为,岂不是放任商人欺负农夫,岂不是助纣为虐?”

  萧瑀这个反驳,让李渊和郑善果听了频频点头。

  好像也有道理啊。

  “萧公,你说的这个情况,恰恰是商业不够发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试想一下,大唐的丝绸畅销全国,畅销全世界,每年的丝绸都供不应求,甚至价格还在不断上涨。

  这个时候,愿意去投资丝绸作坊的商人,肯定是会增加的。

  想要去农户手中sp; 这种原本属于农户的利益,全部都被商人拿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