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林黛玉往京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片刻,将林黛玉送至廊前,贾凝温声道:“平安、慢走”。

  林黛玉走了数米又欲回眸,却是低螓小声道:“算了、算了”。

  ……

  林黛玉的闺房十分清雅、温馨,与平常姑娘不同的是,她的闺房流露着淡淡的书香气。

  林黛玉走进房间,将书卷缓缓打开,一篇似词非词的文字进入眼帘。

  “庆历四年春,四月二十一日早,尊府初见林妹妹。

  两道淡烟弯眉欲皱未皱,一双清露目似泪非泪,云鬓花颜,玉容略愁,泪光点点。

  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身子虽弱,百折不回尚足”。

  右下处落款,表兄——贾凝。

  看完之后林黛玉虽沉默不语,但玉容却流露许些喜色,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心中略带欣喜、复杂之情,良久之后,又独自沉思许久……

  对于贾凝这般言行举止颇有君子风度的读书人,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熟悉之感,好似同病相怜一般的感觉,不,又不完全是。

  林黛玉不禁心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原来不止我一人不喜这句话……”。

  林如海夫妇为解膝下荒凉之叹,便把林黛玉当作假小子来养,主动教她读书写字,最后还请贾雨村为先生,做林黛玉的启蒙老师。

  这些在封建社会,恐是万千中难寻一人。

  林黛玉自幼聪慧好学,尤喜儒家经典的四书,因而满腹经纶、十分通解,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与之贾凝这种读书人,自然有些熟悉的感觉。

  一盏茶的时间,林黛玉如梦初醒,想之前因,又想不日便要去外祖母家,倒是冷静、熟虑了一番。

  书阁之中,贾凝正襟危坐,仔细深究兰亭序。

  低声道:“书圣王羲之曾说,欲习草书,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

  王羲之在东晋时期就有“书圣”之称,至唐朝初期,因唐太宗极度偏爱兰亭序,尊奉王羲之为“书圣”,至此王羲之在书法界书圣之地位无人可以动。

  ……

  时间飞逝,转眼间来到了五月六日。

  十几天间,贾凝不时在林如海空闲之时,请教一二,不过大多皆是经义。

  林如海对此也乐意之至,他对贾凝这般好学,心中是十分欣慰与喜爱的,只要贾凝有事请教,他便不竭余力的教授贾凝知识。

  贾凝除此之外,还与林黛玉相谈甚欢,所讨论的则是四书、诗赋等问题,不过大多问题上林黛玉都是请教的贾凝。

  清晨,林黛玉、林如海等人早早起来准备事物。

  饭时,林如海语重心长的交代了林黛玉一番,虽然自己十分不舍,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让林黛玉好好在荣府生活。

  见林黛玉泣声不止,林如海叹了一口气,忍不住又多添些银两在她的包袱中。

  许久之后,凉亭中。

  贾凝看着林黛玉水汪汪的血丝双眸,轻声安慰道:“去了你外祖母家后,做什么事都别委屈了自己,有事情就令雪雁来寻我……”。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