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指点黄公公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诶”

  王宵摆了摆手:“话虽是这么说,可事实真相不重要,老百姓读邸报的目地,也不是要了解事实真相,主要有两个目地。

  一是增加见闻,作为谈资,显得自己有本事。

  二是满足道德层面的高尚感,站在道德高地批判别人。

  那么,什么人最容易被批判?显然是为富不仁,贾家不管之前干过什么混帐事,最起码现在落难了,放下公府的架子去向你一个土财主借钱,会不会让人对贾家生出同情?

  当然,如何引导老百姓的情绪是很重要的,要尽量把贾家描绘的可怜,也要多吹嘘贾家在这百年来做过的善事,有没有没关系,文章里有,就是真的有,反正这种事死无对症。

  还要多写写贾家对下人的宽待,让老百姓对贾家形成一种当世善人的印象,至于贪污内帑的钱,也可以帮他洗白嘛。

  黄公公你说说看,该怎么洗?”

  “这……”

  黄公公挠着后脑壳道:“是不是被人栽赃陷害?”

  “呵”

  王宵笑着摇了摇头:“实话实说便是,暗示元妃省亲是皇帝的授意,而省亲必须建省亲别墅,本来用不了这么大的开销,可朝廷里蛀虫多啊,工部捞一点,礼部捞一点,宫里的太监再捞一点,硬生生让贾家花了一百万两建省亲别墅,不过不要写那么明显,不然工部和礼部问起罪来,也不是公公能承受。

  总之,把贾家置于弱者的地步,再充分发挥创造性,具体向张家借多少银子千万别提,也别说张家愿意拿一万两银子赠给贾家,毕竟一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嘛。

  可以写成……张家老太爷听说了贾家要借钱,叫人从屋里捧出一盘银子,扔在地上,让贾赦这个一品将军去捡,你看,是不是更加生动?

  而且张家的难处也要提一提,比如在京置业,花了不少银子,张文灵出嫁,嫁妆又是一笔天价。”

  “高,还是王大人高!”

  黄公公精神一振,屈指赞道。

  王宵笑道:“你我之间,不必那么客气,黄公公你来写,我再帮你润润色。”

  “诶!”

  黄公公欢快的应下,取来纸笔,当场书写。

  用现代话来说,黄公公也是老喉舌了,写这种文章,比王宵要得心应手,很快的,洋洋洒洒数百字一挥而就,文采虽然不怎么样,却是每一句都能切中要点,算是公文中的典范。

  王宵暗暗点头,把立场稍微模湖了下。

  毕竟新闻要具备争议性才有传播价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越吵声音越洪亮,传播的也越远。

  王宵的修改并不完全站在贾家的立场,也兼顾张家的难处,这样才有争议性,可以制造话题,也让邸报的倾向性表现的不那么明显,以免被人抵触排斥。

  毕竟邸报的用途是传达朝廷的公文,而王宵的行为,是典型的公器私用,就不能没有顾忌,除非他创建自己的报社,控制住舆论,但目前还不行,得先斗倒了北静王,迎太后还宫,临朝称制。

  “黄公公再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