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忽好忽坏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Abu想了想又问:“你们在马尔丁的工厂,不是有一个中方负责人吗?之前参与过营救的,他的父亲是绑架案的另外一个受害者,林,你要不要问问他。”

  刚听第一句,斐一班就知道Abu说的人是林聪义。

  作为马尔丁工厂的中方负责人,林聪义知道的信息肯定会比他多很多。

  斐厂长和林总工刚刚失联的时候,就是林聪义负责给马尔丁那边的各种管理打电话。

  在去往马尔丁的那一路上,斐一班和林聪义还有过很多的沟通。

  只不过没有什么收获。

  林聪义在马尔丁的时候,除了管理中国工人、提供技术支持,基本就剩下和伊斯梅尔单线联系。

  小林总工驻扎马尔丁工厂的这两年,生活极其简单。

  他不喝酒,因此也不像斐厂长在的时候那样,经常和伊斯梅尔去无人区喝酒。

  基本不是在锁厂就是在铜棒工厂,除了这两个地方,平时都不怎么出去。

  铜棒厂出事之后,斐厂长去马尔丁之前,就和韩女士有过一些沟通。

  已经知晓真相并且帮忙安排了救援直升机的斐一班,当时也在旁边。

  斐一班那时候就有问过斐国琛,有没有觉得铜棒厂爆炸,以及后续发生的一切,都像是有阴谋的。

  那是斐一班知道自己家在土耳其边境还有家大型锁厂的第一天。

  根据斐厂长的描述。

  马尔丁的锁厂是个大型工厂。

  投资和规模都摆在那里,伊斯梅尔买的地也算得上比较中心。

  发生爆照铜棒厂就只是个“作坊”性质的地方。

  为了更快地获取大量廉价翻铜原材料。

  铜棒厂直接建在了一个非常偏僻,甚至算得上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那么偏远的一个小作坊,刚一出事,就有人直接跑来锁厂闹。

  这件事情,本身比较可疑。

  就好比一个偏远山区的锅炉爆炸了,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跑到一百公里外,年产值上亿美金的大厂去闹。

  不是说这么闹不行,但好歹有个时间差。

  那么偏远的地方,搞搞清楚这件事情,再组织人力物力,隔个几天,到上游的大厂闹,才算是比较合情合理。

  许是怕斐一班和韩雨馨会担心,所以,斐国琛并没有明确表示赞同这样的一个观点。

  显而易见的是,肯定是基于类似的判断,斐国琛才决定不计代价,关停土耳其的工厂,并且撤离所有的中国工人。

  土耳其的锁厂,为此支付了巨额的赔偿。

  和林聪义一起飞往马尔丁的那一路,斐一班和林聪义还是满怀希望的。

  满心以为只要凑够了绑匪要的比特币,就能够救回斐厂长和林总工。

  再往后,事情的发展,直接超出了他和林聪义的承受能力。

  他当下就昏睡七天。

  林聪义更夸张,强撑到回国之后,直接严重到精神失常。

  基于要保护韩女士的原因,斐一班拒绝了Abu让他问韩女士的提议。

  那么,聪义哥呢?

  可以问吗?

  斐一班还没有想明白呢,Abu自己就先给否定上了:“哦,不,我的兄弟,你不可以问那个家伙。”

  “为什么?”斐一班下意识地问。

  “你不觉得那个家伙有嫌疑吗?”

  “嫌疑……”斐一班摇了摇头,说道:“这个疑问,其实最开始,是在我的脑海里面飘过的。如果只有我的父亲出事,我一定会怀疑的。事实证明,林的父亲和我的父亲,一直都是在一起的,直到生命的尽头。”

  “你这么想是对的,我的兄弟。”Abu说:“但你忽略了一个事实。”

  “什么事实?”

  “我在救援直升因,斐一班拒绝了Abu让他问韩女士的提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