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尽余欢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大魏芳华 !



    外舅外姑在府邸吃了午饭才走,下午孙礼来了。



    按照大魏朝廷多年的习惯,外任的官员在临行前,都会到辅政大臣家里来一趟,听听执政者的指导。大概也是因为此时的沟通、以口头方式为主,这是必要的交流。秦亮当初赴任庐江郡守之前,也拜见过曹爽,并见了司马师;因为郡守的级别不如州级官员,才没有专门去见司马懿。



    不过此次是孙礼赴任前的拜访,感觉还是有点不同寻常。毕竟秦亮做过他的下属、甚至掾属。



    这种情况是最难相处的关系。譬如桓范,只是因为出仕的时间比吕昭早,便不愿意在冀州位居吕昭之下、而拒绝过出任冀州牧。



    无论如何,孙礼愿意来,便是承认秦亮在朝廷中的辅政身份。



    秦亮自然以礼相待、亲自迎出了邸阁,与孙礼一道并肩走进前厅。



    这种会面算是私下交谈,前厅除了刚进来的秦亮等二人,偌大的厅堂上一个人也没有。孙礼一边走,一边侧目看向两侧摆放筵席的空位置,他似乎在寻找坐过的地方。



    兴许这就是物是人非的感受,同时也会有一种光阴流逝的顿悟。



    秦亮不禁侧目观察孙礼,孙礼身材魁梧、依旧有一股勇武之气,但明显比八九年前苍老了很多,两鬓白发也十分显眼。



    曹爽还在时,孙礼应该对曹爽、以及身边那些人都不满,因此后来还和司马懿勾搭。不过现在人都没了,孙礼若回头再看以前的恩怨,多半都会看淡不少。



    秦亮道:“去年春我回到洛阳,来到这里时,亦有一些感慨。”



    孙礼闻声转头看向秦亮,点头道:“是阿。”



    秦亮已叫人在上位稍高的木台上、铺了两张筵席,中间的几案横摆着。秦亮走到西侧,做手势请孙礼在对面入座。



    孙礼的权势、官品比秦亮低不少,但这是从曹操时代过来的人。秦亮不看以前孙礼是自己的上司,也要看他的资历,应尽量给予尊重。



    孙礼显然也感觉到了这点,入座时拱手说了声谢。



    两个侍女走了过来,跪在案侧,将一坛葡萄酒、两只水晶打磨精细的杯子放在了几案上,然后弯腰一拜,轻轻起身退走。



    “葡萄美酒夜光杯。”秦亮伸手示意案上的东西,笑了一声道。



    两人顿时相视一笑,看来孙礼似乎还记得这首诗。好诗确实容易被人记住,不过秦亮是抄的。



    秦亮一共就只抄了三两首诗,想来其中两首就与孙礼有关。这首葡萄美酒,正是当年芍陂之役后,秦亮心情一好、当众吟诗一首而来。



    接着旧诗的话题,两人便谈论起了往事,开始叙旧。



    秦亮根本不说指导孙礼政务的话。孙礼这种人做了一辈子的官,他有自己的原则和经验,总体还是一个办事公道、遵守现行规则的人。秦亮跟他说什么都没用。



    而且孙礼当初向司马懿靠拢,主要是因为对曹爽不满。孙礼不是特例,在曹爽时代、许多士族的感官与态度都是如此。



    所以孙礼不是王家的人,当然也算不上秦亮的人,只是与王凌秦亮都共事过,而且交情不错。王家让孙礼出任冀州刺史,其实是挺公允的安排。不过这次人事安排的主要问题、在于荆州刺史和幽州刺史,来回倒腾了一遍而已。



    整坛酒都喝得差不多,两人聊着往昔,这时隔壁传来了两声“叮咚”的琴声。



    前厅与西侧偏厅之间有窗户,空气可以在窗棂之间流通,自然不隔音,声音十分清晰。接着一曲弘一法师的长亭外,便悠扬地传到了席间。



    此曲的旋律很简单,但大音至简,简洁的调子却清晰地传达出了浓烈的离愁别绪。琴声没有词,且不是一个时代的音律,孙礼却马上听出了它的意境,并侧目循声向西看去,神色略显伤感。



    曲罢,孙礼拿起酒、与秦亮对饮,痛快地把满满一杯葡萄酒一饮而尽。



    秦亮道:“我叫侍女再去取一坛酒。”



    孙礼摆手道:“不用了,今日已然尽兴。凡事不应过度,感怀亦是如此,若是我们二人便喝醉了,会显得不合常理。”



    秦亮有点昏乎地附和道:“那倒也是。不久前,蔽府摆过宴席,来了很多人,可惜那时使君尚在荆州、未回到洛阳。待使君以后回洛阳刺史和幽州刺史,来回倒腾了一遍而已。



    整坛酒都喝得差不多,两人聊着往昔,这时隔壁传来了两声“叮咚”的琴声。



    前厅与西侧偏厅之间有窗户,空气可以在窗棂之间流通,自然不隔音,声音十分清晰。接着一曲弘一法师的长亭外,便悠扬地传到了席间。



    此曲的旋律很简单,但大音至简,简洁的调子却清晰地传达出了浓烈的离愁别绪。琴声没有词,且不是一个时代的音律,孙礼却马上听出了它的意境,并侧目循声向西看去,神色略显伤感。



    曲罢,孙礼拿起酒、与秦亮对饮,痛快地把满满一杯葡萄酒一饮而尽。



    秦亮道:“我叫侍女再去取一坛酒。”



    孙礼摆手道:“不用了,今日已然尽兴。凡事不应过度,感怀亦是如此,若是我们二人便喝醉了,会显得不合常理。”



    秦亮有点昏乎地附和道:“那倒也是。不久前,蔽府摆过宴席,来了很多人,可惜那时使君尚在荆州、未回到洛阳。待使君以后回洛阳述职时,多停留几日,再到府上畅饮。”



    孙礼露出一丝笑容,从筵席上起身,拱手道:“一言为定。”



    秦亮见状也从席子上起身还礼。



    孙礼道:“我便不多叨扰了,请告辞回家准备行程。”



    秦亮遂点了一下头,又送孙礼出门。两人并行来到邸阁台基下面,秦亮方止步,叫佐吏送孙礼离开。



    孙礼走到此地熟悉的长廊上,回头看了一眼。秦亮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



    孙礼笑着向秦亮挥了挥手。



    没能参加卫将军府庆功宴的人,不止孙礼,还有邓艾。朝廷诏令对他们的人事调整,是同时进行的,两人回京的时间、赴任的期限也差不多。



    不同的是,孙礼要去冀州,而邓艾刚从冀州回来不久,要去凉州。现在凉州刺史夏侯霸跑路了,邓艾正好去直接接受凉州的烂摊子。



    邓艾是次日上午来的,秦亮对邓艾便没那么多讲究,找来了长史杜预、司马王康、从事中郎羊祜等一众人,在邸阁中一起吃午饭。巨鹿之役后,杜预与邓艾见面相处过,王康也与邓艾认识,大伙在席间相互交谈,并不限于秦亮对邓艾的指导。



    直到下午,邓艾要走之前,秦亮才单独与他一起登上了府门内的望楼,两人在狭窄的楼上单独相处了一会。



    站在高处看了一阵外面的街景,秦亮遂开口直言不讳地说道:“西线那地方,最主要还是人事问题。当年曹昭伯伐蜀,大伙诟病过他的很多部署,但最大的问题、其实还是因为内部原因造成的。郭淮把曹昭伯害苦了。”



    邓艾听罢,露出了一脸吃惊的神色,他随后想了想道:“郭伯济为……前锋,被阻挡在、在兴势山,乃故意为之?”



    秦亮不动声色道:“我当时就在郭淮麾下做参军。”



    不仅如此,秦亮在出发前往西线之前,还见过司马师一面。司马师以郡守加将军号的条件许诺秦亮,暗示秦亮不要捣乱、也别乱说话!



    如果郭淮没有与司马家达成什么交易,魏军是否能突破兴势山仍不好说,但那件事从一开始就肯定有问题。



    曹爽时代,作为并州士族的郭淮明显是倾向司马懿的人,却能做前锋;还有司马昭那会是一点战阵经验都没有,也做了副帅。事情就是双方达成妥协的结果。没想到司马懿不讲武德,已经谈好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