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乐子(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扼元 !



    半个时辰之后。



    在无数人压抑而亢奋的吼叫声中,在热气腾腾的汗味弥漫之下,韩熙纵声狂吼:“扳他的腿!踹啊!往死里踹!”



    吼过两嗓子,他回身揪住贾似道的衣领:“怎么样,下不下注!富贵险中求!”



    贾似道连声道:“等等,等我再看个明白,你说这……”



    话音未落,韩熙又兜转回去,从干上方探出半个身子,疯狂地挥动双臂:“打!打!不要留手!”



    在他左右,不下数十名衣着华贵,看起来非富即贵的汉子齐声大吼,有个扯开胸前锦袄夹服,露出毛茸茸胸脯的胖子甚至喊道:“打!打死李寻欢!老子出十贯钱,买他的命!”



    胖子此言一出,干对面顿时传来怒骂。有人直接将一把行在会子扔进了下方的土场,口中也喊:“杨飞象!你要是赢了,这些都是你的!一百贯!”



    在一百贯会子的激励下,底下那个唤作杨飞象的精壮汉子连声暴喊,双腿一夹,把李寻欢掀翻在地,然后将他扑捉定了。



    李寻欢大喊挣扎,几番挺身都被压了回去。



    贾似道以为这场角抵就该结束,不料那杨飞象撕打得起了性子,竟不停手,反而一拳接一拳地打在李寻欢的面门。



    这厮的拳头好重,每一拳下去,都听得土场里头一声闷响,那李寻欢的脑袋被拳头砸得反复撞到地面又弹起,渐渐似一个破了馅的肉油饼。



    站在干两侧的几个瓦子里的游手笑意吟吟地看着,一点都没拦阻的意思。



    周边上百观众眼看着鲜血飞溅,个个狂呼乱喊,大声叫好,也有人捶胸顿足:“这李寻欢是当殿呈试相扑的内等子,号称在驾前顶帽做握拳威吓的!谁知竟如此无用,生生输给一个打野呵的散手了!”



    众人此刻所处的,是一座位于临安城郊,西湖沿岸的瓦子。



    所谓“瓦子”,又曰瓦舍、瓦市,乃是大宋极盛时,汴梁城里大规模市场的代称,取义为“聚则瓦合,散则瓦解”。当时汴梁城里最出名的瓦子,便是大相国寺了,这座寺院的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天下商旅奇货交易,无不荟萃其中。



    到了宋室南渡以后,瓦子的性质有所变化。绍兴年间,时任中军都统制的杨沂中因军士多西北人,抛家舍业难度,遂在城内外创立瓦舍,召集妓乐,以为军士暇日娱戏之地。



    由此,瓦子便从原先的贸易市场,渐渐转变为娱乐场所的代称。凡以声色娱人的,皆在其中,便是所谓“勾栏瓦舍”是也。



    】



    贾似道这样的大金主,对此自然是熟悉的。临安城外十八个瓦子,城内五个瓦子,他都听说过,而且去过其中好多处。城里大瓦、中瓦、南瓦三处的酒楼、茶肆、分茶酒店、高档食坊,北瓦的勾栏一十三座,贾似道更是熟悉。



    但这处瓦子,却不属于那二十三座瓦子里的任何一座,它坐落在西湖林木茂密的一侧,又深处诸多贵人的别墅、庄园掩护之下,沿途还有好几个关卡。



    两人一路行来,好几次遇见持刀剑的人物拦路核验身份。若不是有韩熙带路,贾似道压根就没法抵达此地,当然,他此前也从未听说过此地。



    此地也与其它任何一处勾栏都不相同。



    贾似道在其它的勾栏里,见什么掉刀蛮牌、悬丝傀儡、跳索上杆,乃至相扑角抵、舞刀弄剑,大都是表演多于竞赛,而竞赛本身也大都止于较技,几乎没有正面的对抗或冲突。



    但在这个从未听说过的瓦子里头,这一场角抵赫然是玩真的,下死手?



    贾似道不是没见过死人,却当真没见过这种场中鲜血飞溅,而旁人喜笑颜开的情形,一时间几乎把自家的呼吸都屏住了。



    直到那李寻欢双脚抽搐,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也不知哪里响起一声尖锐的口哨,凭栏观望的几个游手这才翻身跳进土场里,拽住李寻欢的脚,把他拖了出去。



    李寻欢软垂的身躯所过之处,留下一道足有数寸宽的血痕。只看这淌血的速度,贾似道就知道,此人若不经急救,活不过半个时辰。



    贾似道扳着根就没法抵达此地,当然,他此前也从未听说过此地。



    此地也与其它任何一处勾栏都不相同。



    贾似道在其它的勾栏里,见什么掉刀蛮牌、悬丝傀儡、跳索上杆,乃至相扑角抵、舞刀弄剑,大都是表演多于竞赛,而竞赛本身也大都止于较技,几乎没有正面的对抗或冲突。



    但在这个从未听说过的瓦子里头,这一场角抵赫然是玩真的,下死手?



    贾似道不是没见过死人,却当真没见过这种场中鲜血飞溅,而旁人喜笑颜开的情形,一时间几乎把自家的呼吸都屏住了。



    直到那李寻欢双脚抽搐,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也不知哪里响起一声尖锐的口哨,凭栏观望的几个游手这才翻身跳进土场里,拽住李寻欢的脚,把他拖了出去。



    李寻欢软垂的身躯所过之处,留下一道足有数寸宽的血痕。只看这淌血的速度,贾似道就知道,此人若不经急救,活不过半个时辰。



    贾似道扳着韩熙的肩膀将他拽回来,在他耳边喊道:“真要出人命了!那李寻欢要死了!”



    韩熙定定地看了看贾似道:“师宪兄,这地方的乐子,可还刺激么?”



    “可,可……”贾似道指着那血痕,一时口吃。



    “师宪兄,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有什么讲究?不是某个特殊的瓦子么?”



    “哈哈,倒也没错。”韩熙和贾似道退后几步,重新落座。



    他两人让出干旁的空间,立刻有激动异常的其他观众补上。而两人身旁身后,也都是站立着奋臂呼喝之人,以至于两人所处的一几两榻,俨然成了乱哄哄环境里一个小小的谈话之处。



    “师宪兄,令尊先前是淮东楚州宝应县的知县,在任上颇擅调和,往来奔走的足迹遍及盱眙和黄水洋之间的多个军州,所以才得南北商贾的好处,在短短两年里,攒下了如此身家。不过,大宋和大金的边境贸易,可不止令尊所见的这些。”



    韩熙从满脸狂热到冷静谈话的变化在瞬间完成,就连贾似道都愣了一下。



    他第一反应,觉得这韩熙是在试探什么。于是刻意不提东面黄水洋上定海军的环渤海贸易,而是把话题稍稍扯开。



    “这数十年来,淮河私渡,讥禁甚严,而民触犯法禁自若。我曾听说,淮西到荆湖一带,地旷人稀而郡县孤弱,边境奸民、奸商出没其间,发源于江西,而波流于江北,盖其挟裹丁壮动辄上千,尝震动郡县,朝廷力不能制。”



    “边境奸民、奸商?”



    韩熙笑问:“师宪兄,边境的走私如此猖獗,只在淮东一地,那些奸民、奸商手指缝里流出来一些稀碎好处,就让令尊吃饱。宝应县以东的海贸,宝应县以西的宋金两国数千里国境的走私,该是何等规模?老实告诉你,一年里头,五六百万贯是有的!你真觉得,那是边境奸民、奸商能做成的?”



    贾似道心中一动,脸上依旧保持茫然神色:“你的意思是,这些走私,都有咱们大宋朝廷的官员在幕后……”



    “因为北面大金两分,南京开封府这边的盐业,非得转而仰赖大宋才行。而大宋朝堂上要对此做出决断,没有两三年的争执都出不了结果。既如此,底下文武只好自家想办法维持局面。为此,朝堂一位年高德劭的外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