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46)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 !



    一件普普通通的羊皮袄子,一没刺绣,二没缀宝石,居然换到两斤雪一样白的细砂糖!



    两根肉苁蓉,换到了两瓶海鲜酱、一把据说叫海带的炖汤非常鲜美的海味!



    可把几个探子开心坏了。



    哪还顾得上刺探军情啊,手头有什么全都拿出来换成糖、酱油、海味……然后紧赶慢赶地溜回关外禀报。



    这么点东西换来这么多调味品,还有关外不常见的海鲜,还攻什么城、打什么仗啊!拿点东西来换不好吗?还没有伤亡。



    鞑靼族王听了探子的汇报,第一反应是不信。



    这些东西,去岁潜入京中的探子回来也说看到过,但在京中的价格都没这么低,只有王公贵族才吃得起,燕关怎么可能卖这么廉价?



    继续探!



    第二波探子又悄悄潜入了关。



    这回他们带了不少在他们眼里不值几个钱的皮袄子、野药材。



    王说了,刺探不到军情,换点关外稀缺的油盐酱醋、水果罐头回去也好。



    探子混在燕关百姓队伍里,哄抢似地换回去一堆东西。



    再一次验证:这些在京中卖上天价的雪花白糖、宝石红糖、水果罐头,在燕关确实很低廉。



    鞑靼族王来了兴致。



    “想办法继续混进去换!本王倒要看看,燕关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好东西!”



    与此同时,过完中秋即刻启程的瑾南王车队,除了赶路,还沿途购置了一批田产庄子做备用粮仓,以至于再紧赶慢赶,抵达燕关时,也已是冰雪逐渐消融的阳春三月了,大年都是在路上过的。



    随镖车先一步抵达的冯嬷嬷,早已带着众丫鬟把府邸上下,拾掇得俨然新宅。



    原本,徐茵念她年纪大了,路过芙蓉郡时,想让她回徐府与家人团聚的,是冯嬷嬷自己坚持要来燕关。



    “老奴年纪大了,但手脚还灵活。等到燕关安顿下来之后,王妃也是时候要个孩子了,老奴旁的不精通,但论起带孩子,老奴还是有几分把握的。再者说交给旁人老奴也不放心呀,春兰几个,自己都还是孩子呢。”



    把徐茵说得哑口无言。



    冯嬷嬷若是不提,她压根没想起孩子这茬事好吗。



    实在是,这两年过得太充实了,几乎就没有空闲想怀孕、孩子的事。



    当晚,她期期艾艾地问燕恪瑾,成婚两年,咋没见他催生?难道他就不想要个自己的孩子吗?



    狗男人笑得意味深长:“本王问过御医,王妃看似弱柳扶风,但身子骨还算壮实,没怀上兴许是与孩子的缘分未到,毋须着急。”



    “……”



    特么的谁着急了!



    燕恪瑾趴在她肩窝上,呼出的热气直喷她耳朵尖:



    “王妃是否也想说,没有孩子打扰也挺好的?王妃说的‘二人世界’是否就是现在这样?”



    “……”你想多了。



    她错了!



    她就不该挑起这个话题。



    挑起以后……反正就从“孩子” 狗男人笑得意味深长:“本王问过御医,王妃看似弱柳扶风,但身子骨还算壮实,没怀上兴许是与孩子的缘分未到,毋须着急。”



    “……”



    特么的谁着急了!



    燕恪瑾趴在她肩窝上,呼出的热气直喷她耳朵尖:



    “王妃是否也想说,没有孩子打扰也挺好的?王妃说的‘二人世界’是否就是现在这样?”



    “……”你想多了。



    她错了!



    她就不该挑起这个话题。



    挑起以后……反正就从“孩子”这个话题,一下跳到了不可言说的“战场”。



    次日起来,徐茵觉得自己像是被大卡车碾了一晚上,浑身上下哪哪都酸。



    倒是狗男人,一脸的神清气爽,陪王妃用过早膳,就去了军营。



    初来乍到,有不少事要忙。重中之重的火器营要尽早安顿、好开启正规训练。



    徐茵回房补了个眠,再次醒来,已经晌午了。



    嬷嬷进来说,万夫长家的女眷登门拜访,问她要不要见。



    “见。”



    正好了解一下燕关的生活现状。



    归燕恪瑾管的万夫长有十人,这次来的女眷却只有四人。



    另六名万夫长,要么还没成婚,要么将妻子留在家中侍奉公婆,并未随军。



    好在这四人的女眷,随军好些年头了,对燕关不说了如指掌,但徐茵问的都能答上几句,倒也够她了解了。



    “夫人有所不知,燕关能产粮的田地极少,大部分都是沙壤地,种什么都稀稀拉拉的,粮食得从内郡运过来。有时候运来的晚了,三餐不继、清汤寡水的日子真是种煎熬。”



    “夫人要是看到本地人住的房子,恐会吓着。他们好多不造宅院的,随便找个山头挖石洞,还说什么冬暖夏凉。燕关城里宅院,大部分要么是咱们这样的随军家眷,要么就是内郡来这里做生意的。”



    “夫人,妾身打从跟着夫君来了燕关,最不习惯的是用水太拮据。这里雨水少,当地百姓经历过往年的旱灾,心有余悸,哪怕不是旱季用水也很省。”



    徐茵来之前,对燕关匮乏的物资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没想到现实情况比她预估的还要困难。尤其是水,这没法从南蛮或是沿途庄子上运啊!



    她拼命回想,后世关于西北这片用水是怎么解决的?



    南水北调?



    长期规划可以,但要缓解眼前的困局,远水它解不了近渴啊。



    毕竟凭后世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也花了十来年、耗资数千亿才实现通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