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的隐疾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一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顶不住天子的目光,齐齐向着朱厚照恭敬拜道:“臣等无有异议。”

  朱厚照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面前的王阳明道:“王卿家,你呢?”

  王阳明深吸一口气,冲着朱厚照大礼参拜道:“臣王阳明,谨遵陛下圣谕,叩谢皇恩!”

  受了王阳明大礼参拜,朱厚照笑道:“希望卿家入阁之后,能够以国事为重,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也不枉李卿举荐爱卿一场。”

  王阳明恭敬道:“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自始至终,李东阳、王阳明都没有开口,天子简拔王阳明进入内阁的目的很简单,一方面是制衡他们,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为了接替他们。

  天子对他们的不满他们自然是能够感受到,若是有人能够在短时间内稳住朝堂的话,他们敢说,甚至都不用他们请辞,天子都会直接罢免了他们阁臣之职。

  真当天子是真心留他们啊,无非就是天子手中无人可用,与其用其他人,倒不如用他们这些老臣,至少能够保证朝廷正常运转。

  但是天子肯定不会纵容他们,而提拔王阳明入阁,就是天子的第一步。

  至于说他天子接下来还会做什么,说实话,李东阳倒还有些期待,他并没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天子能够有这般的手段和想法,李东阳心绪很是复杂,既有对天子正在逐渐的变得成熟的欣慰,又有一股失落之感。

  朱厚照缓缓走上御阶,坐在那龙椅之上,居高临下道:“卿等可还有事奏上?”

  一众官员先是被锦衣卫拿人给吓得不轻,又因为崔隆的遭遇而心有余悸,此时哪里还有心思议事啊。

  四下皆是无言。

  不过这会儿,刚刚被天子简拔为内阁阁臣的王阳明突然之间上前一步,冲着天子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厚照讶异的看了王阳明一眼道:“哦,不知王卿家有何事?”

  王阳明正色道:“陛下,昨日长兴侯冯海引京营兵马入城,差点酿成大祸,臣恳请陛下遣一得力之心腹之臣,重整京营,以消后患!”

  朱厚照闻言面色一正,这一天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事情纷沓而来,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是有限,放在一个国家层面上行,就算是再有为的明君也有疏漏之处。

  就好比现在,朱厚照就没有想到要重整京营的事情来。

  李桓曾言王阳明颇有谋略,见识广博,朱厚照眼下便深有感触,王阳明一言便抓住了当下的要紧之事。

  所以朱厚照对王阳明更加的满意和欣赏了。

  嘴角露出几分笑意,看着王阳明,朱厚照笑道:“爱卿所言甚是,京营之弊,朕自是知晓,只是朕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本该是护卫京师的京营,竟然敢行起兵叛乱之事,若是不加以提督整顿的话,只怕昨夜之事不知何时就会再度上演。”

  朱厚照看向李东阳、杨廷和二人道:“两位卿家,不知你们以为王卿家的提议如何?”

  李东阳捋着胡须点头道:“老臣以为王大人所言甚是,京营必须要重整,否则危害甚重。”

  杨廷和言简意赅道:“臣,无异议!”

  朱厚照又向着王阳明道:“既然是王卿家提出,那么依卿家之见,朝中文武大臣,朕当选派何人提督京营,重整京营之弊端?”

  一时之间,许多人下意识的向着勋贵集团所站的方向看了过来。

  京营历来都是勋贵集团的自留地,勋贵集团仅剩的那点影响力也就在京营之中了。虽然说在兵部的打压之下,京营早已经被文官集团渗透的像个筛子似得,但是再怎么说,那也是勋贵最后的话语权所在。

  这数十年以来提督京营之人都是身为勋贵之手的英国公张懋。

  虽然说一些官员不知道为什么今日来参加大朝会的不是英国公,而是成了张仑,但是这会儿天子与阁臣商议重整京营之事,众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勋贵集团之中,有何人适合。

  一名不知张懋依然身死的官员开口道:“陛下,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公张懋提督京营,京营发生这么大的事,英国公难逃罪责,臣恳请陛下治英国公张懋,治军不严之罪!”

  这可是打击英国公,打击勋贵集团的大好机会,一直以式微的勋贵集团只能靠着抱团来取暖。

  而其核心就是英国公张懋,别看勋贵集团在朝堂之上似乎是对什么都不闻不问,但是文官集团从来都没有放松过对勋贵集团的警惕以及打压。

  但凡是有机会,总会给勋贵集团上一上眼药,显然这名官员就是打着这般的主意。

  只是他明显是不知底细,若是他知道英国公已经身死的消息的话,恐怕就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跳起来攻讦英国公张懋了。

  张仑满脸怒色的盯着那名官员,虽然说对方说的没错,但是自己爷爷已经死了,关键是这官员分明就是邀名之辈,试图以攻讦弹劾英国公张懋来增加自己的资历,这才是让张仑生气的地方。

  张仑不好开口,可是并不代表其他人就不好开口了。

  就听得成国公朱辅上前一步,冷哼一声道:“大胆,英国公昨夜为了平定叛军,以七十岁之高龄,亲自披甲上阵杀敌,不幸为国捐躯,可谓是忠烈无上,又岂容尔等玷污其身后之名。”

  朱辅这话一出,登时令一众文武百官为之惊骇。

  毕竟知晓张懋死讯的终究只是极少数,所以说太多的官员在听到张懋这位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大明朝历经数代帝王,宛如定海神针一般的人物竟然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倒在了一场叛乱当中。

  而且听成国公朱辅的意思,似乎张懋还是在平叛的时候受创而亡,如此一来,纵然英国公有失察之罪,可是人家都以身战死了,再拿英国公张懋失职去攻讦,那就是将英国公一脉往死里得罪了。

  只看张仑恨恨的盯着方才那名官员的眼神就知道,那名官员怕是以后真的要完了,纵然不被英国公府发动人脉关系坑死,他这一生也就到此为止了。

  纵然是一位阁老,也不会冒着得罪英国公府这么一个与国同休的勋贵第一家去帮一个小小的官员说话。

  那官员显然也不是傻子,本想攻讦英国公张懋一把,给自己混点资历,结果没想到英国公竟然已经死了,整个人听到朱辅的话的时候,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昏死过去。

  再看百官看傻子一般看着他,那官员心中绝望了。

  平日里也就罢了,可是英国公已死,便是朱厚照也对那官员生出几分不喜。

  轻叹了一声,朱厚照看了群臣一眼,沉声道:“英国公的事,本来朕是想放到大朝会结束的时候说的,不过既然成国公已经说了,那么朕便告诉大家,英国公昨夜为了平叛,身先士卒,拼杀在前,不幸被叛军箭矢射中,重伤不治而亡。”

  此时张仑已经是泣不成声。

  朱厚照看了张仑一眼道:“英国公死后,英国公之爵位由张仑承继,追封英国公为宁阳王,着礼部调派官员辅助英国公府治丧,以王爵之礼厚葬!”

  虽然说昨夜朱厚照便已经说过要追封英国公为王,但是没有经过朝堂公议这一程序,终究是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就好像天子就算是想要简拔某一位大臣入阁,也要说服百官,只有如此,那位入阁的大臣方才有大义名分,否则的话,就算是真的入了阁,也会被人在背后非议,视作幸进之臣。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张仑上前冲着天子拜下,重重叩首谢恩道:“臣张仑,拜谢陛下。”

  朱厚照看着张仑,微微叹道:“爱卿平身吧。”

  因为那名官员的打断,提督京营的人选没有被定下来,在张仑退回到勋贵集团当中的时候,朱厚照的目光投向了王阳明道:“王爱卿,你接着说,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王阳明点了点头道:“本来故老国公张懋乃是最佳人选,奈何天不假年,老国公薨逝,勋贵之中,无人有此能力,臣思来想去,特向陛下举荐一人!”

  朱厚照闻言不禁好奇的看着王阳明道:“哦,不知爱卿举荐何人?”

  王阳明笑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被陛下封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李桓,李都督!”

  一旁的李桓方才还顺着王阳明的话,想着这满朝文武当中究竟有哪位重臣有这般的资历与能力可以坐镇京营。

  结果没想到的是王阳明竟然开口便举荐他。

  要知道王阳明可是从来都没有同他提过这点,所以说就连李桓都不知道王阳明会举荐他来提督京营,重新整顿京营十几万大军。

  这个差事可是非同一般,若非是天子信任的重臣的话,根本就别想插手这件事,毕竟涉及兵马大权。

  哪怕只是重整京营,这也是极其了不得的大事了,重整的过程当中,随随便便就能够将亲近自己的人安插在紧要的位置。

  就算是最后的名单要经过天子审核,多了不敢说,安插几个自己人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为什么勋贵一系在京营仍然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说到底就是勋贵子弟大多在京营任职,几代人的经历下来,关系网早就密密麻麻,便是文官集团软刀子切肉一点点的渗透,也不可能一下子将京营彻底的掌控在手中。

  张懋为什么能够成为勋贵集团的核心人物,一方面是英国公府最受天家看重,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张懋提督京营多年,能够将勋贵集团的后辈子弟安插进京营。

  可想而知,李桓若是能够提督京营,掌重整京营之事,别的不说,至少勋贵、武官一系必然会有许多的人投靠李桓。

  王阳明话音落下,一直耷拉着眼皮的杨廷和不禁抬头看了王阳明一眼,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惊叹以及忌惮之色。

  李东阳则是微微一愣,看了看李桓,微微皱了皱眉头。

  朱厚照闻言却是眼睛一亮,脸上露出几分惊喜之色,内心的满意以及惊喜溢于言表道:“好,好,王爱卿所言甚是,朕也觉得,由李卿来提督京营,督办京营之事再适合不过了。”

  李东阳轻叹一声道:“陛下,京营十几万兵马,若是重整京营,必然事务繁杂,李大人又要提督锦衣卫衙门,督办谋逆一案,这么重的担子一下子全都压在李大人一个人的身上,是不是有些不好。”

  朱厚照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笑了笑道:“那依爱卿之见,这满朝文武之中,又有谁适合做这件事?若是爱卿能够为朕也举荐一人,能够令朕满意的话,那么朕便将此重任,委以对方便是。”

  李东阳一时语滞,朝中能文能武的官员本就稀少,倒也不是没有,譬如三边总督杨一清几人,可是这些人能力是有,但是要说能够得天子信任,将京营十几万大军交给对方提督整顿,说实话,就算是他这位内阁首辅都不敢说。

  所以说李东阳愣了半天,在朱厚照的注视下,最后只能无奈的摇头道:“回陛下,臣无有合适之人选。”

  提督京营的人选本就难以选择,只有得到皇家彻底信任之人方才有此殊荣,以往是英国公张懋,可是随着张懋故去,就算是承继了英国公之位的张仑也没有这样的资格。

  朱厚照淡淡的看了李东阳一眼道:“既然阁老也没有人选,那么朕以为王爱卿举荐李卿便甚为合适。”

  说着朱厚照脸上带着笑意看向李桓道:“李卿,朕欲命你提督京营,为朕整顿,执掌京营兵马,不知李卿可愿为朕分忧否?”

  李桓深吸一口气,在一众文武既是羡慕又是嫉妒的目光当中,冲着天子拜下道:“臣领旨,愿为陛下分忧。”

  朱厚照大步上前,一把将李桓扶起,拉着李桓的手道:“好,好,朕就知道李卿不会让朕失望的。”

 &日,本该是护卫京师的京营,竟然敢行起兵叛乱之事,若是不加以提督整顿的话,只怕昨夜之事不知何时就会再度上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