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刘盈:战吗?战啊!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齐国历下邑今山东济南。

  远离县城北方的大湖边上,数百个就近招募的匠人,正在忙忙碌碌的修葺着院墙。

  这里,就是被后世称为大明湖,但此刻无正式名称的一处大泽。

  于是,刘盈就趁着这时候地广人稀,靠近县城周边的田亩尚未开垦完毕之际,直接跑马圈地了好几千亩无主的荒地,准备在这里也修一座别院。

  准确的说,是三座别院。

  出于恶趣味,大明湖自然是叫做大明湖,而别院的名称,则分别为‘夏’、‘雨’、‘荷’……

  此刻,被命名为夏的别院中,刘盈引湖水修了一间简陋的凉室用来避暑。

  具体的做法,则是用水车将清凉的流水提升到高处,沿着铺设的管道从房顶流下,使之形成瀑布。

  北方相对干燥,这样的做法只能做到湿润空气,却并不会带来多少潮气。

  于是,见识过凉室有多舒服的曹参,决定等到返回关中的时候,也在他的侯府中依样画葫芦的也修一间。

  哪怕这间凉室是刘盈为了省成本而使用的砖混结构……

  嗯,反正只是用来避暑,又不是一年四季常住,砖头就砖头吧!

  古人,其实也懂得变通。

  今天这间凉室内,不仅有想要再度前去赶海而半路返回的刘盈,而且韩信、曹参、郦食其、卢绾、刘贾等悉数到场。

  原因很简单,刘邦准备先议和,然后突袭项羽的作战计划通过飞鸽传书送了过来。

  他在诏命中指明了,要让北路军和西路军加速前进,全军在固陵一线汇合。

  固陵,大抵在后世的河南太康。

  刘邦选择在此大军集结,主要是因为这里是鸿沟这条人工河的东岸,而且也靠近秦国修的一条连通关中和齐地的驰道。

  这样一来,不仅保障了大军的集结速度,而且也方便供给粮草。

  嗯,固陵向北,就是吴广的老家,阳夏。

  但刘邦的这个建议,不仅遭到了韩信的反对,就连一旁双手抱臂的曹参也附和的频频点头。

  现如今,临近七月,正巧快要到了齐地秋粮成熟的时间。

  齐国被完全攻占,田横这支最后的田氏抵抗者投奔了彭越,再加上刘盈一通撒币之下的面包与马戏政策,齐人已经认可了汉国的统治。

  嗯,哪怕韩信受封齐王,但大家都知道,他这个齐王,不过是刘邦的臣属罢了。

  之后,跟随韩信一起进攻秦国的燕赵士兵陆续返乡,现在齐国账面上的近十万军队,除了一万多是从关中轮戍过来的汉军外,剩下的全部是编户齐民的本地人。

  而这些人,此刻大多都返回家乡,准备秋收。

  现在刘邦下令全军出击,这些戍卒就需要立刻重新征召入伍,操练阵法,重申军纪。

  失去了这些壮劳力,秋粮无法按时收割入库是必然的一件事情。

  嗯,粮食的收割期很短暂,最多也就一星期的时间,否则的话就会自然成熟,然后掉落在地面上。

  也正是因此,很多信受封齐王,但大家都知道,他这个齐王,不过是刘邦的臣属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