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刘邦:我和我的怨种儿子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泰山西南和济水中流之处,在黄河携带的黄土高原的泥沙堆积下,这里形成了一片广袤的平原。

  上古之时,先民走出群山见此连绵平野,谓之大野。

  ‘大’者,‘巨’也,大野,即巨野。

  河水在东北部的洼地汇成湖畔,因而得名为巨野泽,为上古九泽之一,西通雷泽,南通菏泽,出黄水入菏水、通泗水、入淮、入海,交通便利,水产丰富。

  在宋朝的时候,因为人为因素,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变迁,巨野泽向北移动,和水泊梁山融为一体。

  于是,和昔日做大做强,就会被官军围剿的梁山好汉一样,啸聚在巨野泽中的彭越,此刻也正在被项羽围剿。

  傍晚时分,巨野泽南,一座被湖水三面环绕的巨野城中,项羽脱掉被汗水完全浸湿的铠甲,用温水开始擦拭身体。

  作为累世将门,他掌握着不为外人所知的知识点。

  卸甲风。

  这是昔日大医扁鹊发现并命名的一种疾病。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主要发作在需要披甲作战的士兵或将领之中的疾病。

  用后世的话来讲,大概就是缺血性休克亦或者是血液流通不畅所导致的血管破裂。

  人在剧烈运动之后突然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变缓,泵血功能减弱,使得原本在目标肌肉周围的血液无法正常恢复流动,这时就会造成大脑的短暂性缺血,进而引发休克。

  而长时间披着沉重铠甲战斗,厚厚的内衬会导致汗液无法即时排出,并且血液流通不畅,在战斗结束后,立刻脱下甲胄,温度的急剧变化(降低)会引发血管壁的骤然收缩,导致破裂产生脑梗。

  比如五代时期的李孝存,明朝时期的常遇春,大抵都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去世的。

  至于后世里运动员泡的冰水,主要集中在腿部,用意是利用肌肉的收缩使腿部血液的乳酸和其它新陈代谢废物排出,从而恢复腿部肌肉活性,减少关节肿胀和抑制各关节组织发炎,以及减少器官的破坏。

  嗯,其实二十多度的凉水效果更好……

  不过在秦汉之际,有积累的将门子弟采用的,还是温水擦拭身体,避免所谓的卸甲风的侵袭。

  项羽今天,其实并没有怎么打仗,而是在沼泽地里和彭越玩了一天的躲猫猫。

  夏季的时候,茂密的芦苇丛一人多高,除非彻底进入,否则是完全不知道芦苇荡中,究竟是一座小岛,还是泥泞不堪的沼泽。

  但项羽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在今天的时候,他又拔掉了彭越在巨野泽中的好几个藏身地。

  项氏一族在项燕覆军杀将后,残部退到了长江以南的会稽郡,为了躲避秦军的追剿,他们落草、不,是入湖为寇,摇身一变成为盘踞在震泽的水匪。

  震泽,就是太湖的前身。

  虽说麻匪什么时候都要剿,但来无影去无踪的水匪,只要不上岸劫掠乡镇,官军也完全懒得搭理。

  毕竟,位于咸阳的秦国中央政府的威严,其实不怎么辐射的到位于东海之滨的会稽郡。

  所以论起水战,尤其是在这种河网密布,到处都是芦苇荡和沼泽的地形作战,楚军中那支最精锐的江东子弟,也是其中的翘楚。

  当年的巨鹿之战,项羽其实在战前的准备中,就是利用这一优势,将决战的地点,放在了巨鹿泽之中。

  不过有了楼烦人的背刺,以及王离和章邯的一顿骚操作后,项羽就采用了另外一种打法。

  只是现如今,那支精锐的江东子弟已经战死了不少,而且其中的很多人,也已经随着军队的扩充,成为了中下级的军官。

  项羽为了彻底解决彭越这个跳梁小丑,特意将他们全部集中,以船对船的准备打一场水战。

  但此时此刻,被项羽咬牙切齿的发誓必灭的彭越,其实并不在巨野泽中。

  在项羽还没有合围之前,他手下的水匪们早就化整为零的跑了。

  嗯,比如项羽征调的,为自己划船的民夫中,其实就有不少是曾经洗掠过下邳的水匪……

  藏兵于民。

  任谁也想不到,中那支最精锐的江东子弟,也是其中的翘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