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刘盈:我无敌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邯郸城郊的旷野上,马蹄隆隆,喊声震天。

  这里,是刘盈新组建的五千名燕赵骑兵的训练场。

  烈酒换马的贸易还要等到明年春天,但丝绸换马,铁锅换马就已经步入正轨了。

  汉初的时候,虽说就连官员也大多只能乘坐牛车,同色的拉车马也找不齐。

  但,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太穷了的原因。

  楚汉战争打空了社会财富,所以即便北方的胡人牛马成群,但人家也没有白送的道理不是?

  虽然说匈奴单于本部禁止将战马出售给南边的汉国,但更东面的林胡,娄烦,以及很多被匈奴人征服了的小部落,却对这一禁令视若罔闻。

  草原广袤,从东到西,即便是快马疾驰也要数月之久。

  自己家里的马群多了少了,大单于又怎么会知道?

  到时候,大不了就是抵死不认!

  所以在北方长城的很多处隘口,铁锅、铁皮桶、陶碗、丝绸等物北上之后,几匹,十几匹一群的草原骏马,就姓了刘了。爱阅app完整内容

  于是,按照刘盈设想中的,第一支类似于近代骑兵的五千人骑兵军团,就组建好了。

  之所以说是近代骑兵,是因为此刻这些骑在马背上的燕赵汉子,大多数在此之前,连牛都没怎么骑过……

  要想将他们训练成一支精通骑射,懂得在将领的命令下,迅速组成不同阵型的古典精锐骑兵,则非十年之功不可。

  而刘盈,则等不了他们太久。

  所以,刘盈的打算是将他们和那些骑术精湛的胡骑混编。

  作战的时候,两翼放置胡骑,用来防止对方从侧后包抄。

  至于燕赵骑兵,则排成队列,正面冲锋。

  其实在骑兵作战的时候,双方使用弓箭互相杀伤的效率不高。

  毕竟马匹告诉运动之中,骑弓的射速不快,再加上风速、箭矢的重量等一大堆的不同情况,计算提前量,是一件几乎做不到的事情。

  除非是财大气粗的一方,才能做到开战的时候,用箭矢洗地。

  否则的话,还是白刃战最为有效。

  谁怂了谁就跑,跑,就把菊花亮出来……

  所以,哪怕是当年尤其擅长骑射的蒙古骑兵,在作战的时候,负责正面冲击的重骑兵,也远比游骑散射的弓骑兵要多得多。

  当年蒙古人暴打东欧诸国,攻入莫斯科的时候,就是仰仗自己身上的铠甲,比东欧那些骑兵要厚的多!

  嗯,毛子的冬将军没有发功的原因,就在于蒙古高原的冬天,要比莫斯科的温度还要再低十度以上……

  比耐寒,毛子在当时的蒙古人面前,只是个弟弟!

  而且冬天的时候,河流完全上冻,骑兵往来于河流两岸也丝毫不受到影响。

  但在楚汉之际的中原,在冬天的时候,黄河虽然也上冻,但却并不足以让人畜通行。

  这,也正是韩信可以轻松抵挡项羽北上的原因。

  骑兵训练场边缘的凉棚下,刘盈面前摆放着一柄模样很奇怪的长刀。

  雁翎刀。

  准确的说,是清代所制的雁翎军刀。

  这种军刀,可以说得上中国古代刀剑的集大成者了。

  刀尖略宽两面开刃,可以适用于步战和骑战的挥砍劈刺,再加上弯刃和弯柄,完美的构建了武器的重心。

  除了看上去有些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缺点了。

  嗯,之所以不仿制近代骑兵刀,主要是在这一时期,骑兵面对的敌人,身上穿的不仅仅是一身单薄的军装,而且还披着一层厚实的战甲。

  这就要求骑兵手中的武器,必须要兼顾厚重,以及一定的破甲性。

  刘盈选用雁翎刀的原因,就是看中了这种兵器兼顾的劈砍和冲刺特性。

  其实只要战马还在奔跑,骑兵在攻击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做出挥砍的动作。

  在己方阵型很紧密的时候,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