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网鱼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荥阳城头上,见到楚军仓皇退去,守城的汉军士兵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之声。

  上一次,他们在野战之中击退了楚军,而现在,他们又在守城战中再一次击退了楚军!

  天下强军,不过如此!

  而在望楼之上的刘邦,看到楚军的大型攻城器械已经被摧毁的七七八八了,于是放下心来,和卢绾勾肩搭背的向城楼下走去。

  荥阳城坚城一座,没有足够的攻城武器,就只能让士兵蚁附攻城。

  到那时,整个城市将变成一个巨大的血肉磨坊,粉碎任何靠近城墙百步的敌人!

  所以只要他这里不松懈下来,不被项羽趁机偷袭,那么这里,将会是整个汉国的一道屏障。

  守卫他的人民,也守卫他的亲人。

  而且在关中,云阳、蓝田等靠近水流,农业发达,人口繁多的几个县,一座座工坊正在拔地而起。

  要不了多久,汉国的士兵就能做到人手一副铁甲。

  披坚执锐,手持长枪强弩。

  这样的军队不需要太多,有十万之众,就足以荡平天下了!

  所以楚军最好能在这里围而不攻,徒劳消耗时间。

  因为时间,是站在汉国这一边的。

  每过去一天,汉国的实力就会壮大一分。

  双方停战之后,就到了辅兵出动的时刻了。

  他们的任务,是将发射出去的弩箭,以及射杀的楚军战马抢回来,前者自然是为了回收箭头,而后者,则是用来犒赏军队。

  其实马肉的滋味,是很不错的。

  而且对于日常不怎么吃到肉食的人来说,只要是肉,而且干净无异味,就是打牙祭的上品!

  城下,垂吊而下的辅兵,在城墙下那些被楚军抓来,重做苦力的民夫惊诧的目光中,迅速冲向壕沟的另一边,用手中的割肉刀切割着马腿等有着大块肉的地方。

  城墙上,欢呼过后的汉军,顿时变得垂涎欲滴了起来。

  荥阳的汉军等着吃炖肉的同时,远在北方邬县(今山西介休县)的韩信,正率领一万多汉军骑兵,浩浩荡荡的急行军。

  他们一人双马,口中嚼着如同晒干的老木头一样坚韧的肉条,不时摘下马背上水囊喝上一大口。

  无他,咸的。

  为了让肉条能够久放不腐烂,在脱水风干之前,上面裹了一层厚厚的食盐。

  现在这样的吃法,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这种肉条最好的食用方式,还是埋锅造饭之后,丢进煮沸的米粥里,重新吸水膨胀,等到肉条变得绵软之后,再丢进去一把野菜。

  如此,一锅有肉有饭有菜的烩饭就做好了。

  嗯,这是刘盈在汉中之时就做出的军用口粮包的升级版。

  在此之前的,无论是秦军还是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几国的士兵,在行军的时候都会背负一些可供速食的口粮包。

  这种口粮包中,主要由米条、豆豉、醋布组成。

  其中米条是用粟米一石,煮熟后去除杂质,暴晒晾干,然后再次煮熟,如此反复,最后将之做成类似于压缩饼干之类的东西,可以干吃,也可以用热水泡着吃,这是用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

  豆豉是用煮熟的豆子三升,加盐五升,搅拌均匀后捣碎成膏状,捻做枣核大小配餐食用。

  这主要是用来补充因为大量出汗而缺失的电解质。

  醋布则是准备粗布1尺,酽醋1升。将粗布泡到酽醋中,等到粗布充分吸收酽醋,然后晒干,直到没有液态醋的存在,醋布就做好了。吃的时候用小刀切掉一点,可以用来配饭,也可以用来行军时含在嘴里,提神醒脑。

  此外还有用于消除渴感的油麻和乌梅等物。

  但这样的吃法,士兵勉强能吃饱,但却无力应付突如其来的遭遇战。

  行军之时,通常都是遇到敌人后,立刻安营扎寨,修筑壁垒,等待后方主力增援。

  嗯,其实对面的敌人也后再次煮熟,如此反复,最后将之做成类似于压缩饼干之类的东西,可以干吃,也可以用热水泡着吃,这是用来补充碳水化合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