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屈伸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自小生活在船上的船工很有经验,只是轻轻一点,船就开始顺水而动,很是平稳的向河对岸飘去。

  船上,陈平刚想赞叹一番船工的技艺,毕竟他本人是个旱鸭子,而且还晕船,但现在,船行平稳,如履平地。

  只是,他的眼神,不经意间看到一侧船工的动作后,心里咯噔一声,浑身毛骨悚然。

  对方,该不是看他衣着华丽,就动了杀人劫财的念头吧?

  嗯,他那半口袋干粮,作为船钱已经付给船工了……

  在道路网不太发达的年代里,以物易物才是商业的主流方式。

  比如农村人用鸡蛋换酱油醋,以及大名鼎鼎的鸡毛换糖。

  陈平看了一眼几个身强力壮的船工,再考虑到自己不懂水性,于是眼睛一转,计上心头。

  他解下腰间长剑放在脚边,开始主动宽衣解带。

  船上,船工们停下手上的动作,一眨不眨的看着将自己脱了个精光的陈平。

  “天气真热啊,你们觉得呢?”

  陈平呼扇着手臂,强忍着在阴冷的雨天里瑟瑟发抖的冲动。

  此刻他身上除了蓑衣,不着片缕,清洁溜溜之下,船工们自然看到他除了一身华服之外,身无分文,自然会打消谋财害命的想法。

  虽然有些丢脸,但只要能保住命,陈平甚至不介意也钻个裤裆……

  毕竟,这些人只是船工,主业还是撑船,偶尔见财起意。

  而不是和彭越一样,主业是在巨野泽中为盗,船至水心,就要问人吃板刀面还是馄饨!

  河对岸,穿着一身单衣,披着蓑衣,头戴草帽的陈平,再三谢过船工们摆渡之恩,从地上捡了根草绳之后,将长剑拴在腰上,在绵绵细雨中,大步向西而去。

  衣服可以给他们,但剑不行,这是士人的身份,是他仅存的体面!

  …………

  汉中郡,南郑。

  城北,挂牌大汉农牧业商社的超大型农场内,牛马嘶鸣,人声鼎沸。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今天,正是这里开始种植第二轮豆子的时候。

  而在汉中郡的其他地方,一望无际的油菜田,远远望去随风轻摇,就像一幅巨大的“卷轴画”从天际处缓缓打开。

  刘盈预计,再有不到一个月,就到了正式收割的时候。

  收割油菜之后,紧接着就该播种粟米或稻谷,从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两熟!

  不过他这里的五万亩田,今年不会收割任何一颗油菜。

  早在半个月前,刘盈就让人将这里种植的油菜,全部犁在了地里,虽然看上去有些浪费,而且被刘太公追着打了二里地,但来自于后世的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在收获了一茬勉强保本的大豆之后,就让人种植的油菜,本就不是为了收割油菜籽榨油,而是为了绿肥。

  也就是把即将成熟的油菜,直接犁碎了埋进土里,沤烂了之后用作肥料。

  种豆子,是为了利用豆科植物,在根部固氮的作用增加土壤肥沃程度,而用油菜做绿肥,则是为了提高土壤内的磷钾含量。

  这样操作,在后世的绿色种植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手段。

  而基于现在的工业条件,没有办法批量生产处磷肥钾肥,所以这种手段,其实也是无奈的选择。

  刘盈还听说过一种名叫做紫云英的植物,同样是豆科属,既能用来固氮,又能当做牲畜饲料,还能采收花蜜以及种在水稻田里做绿肥。

  只可惜这种东西原生于长江中下游,现阶段的汉中郡是用不上了。

  不过刘盈最想要的是两种植物,一是中亚的紫花苜蓿,再一个就是欧洲的黑麦。

  苜蓿自然不用多说。

  而黑麦,则是毛子征服西伯利亚的一个很重要的帮手。

  华夏农耕文明之所sp; 而在汉中郡的其他地方,一望无际的油菜田,远远望去随风轻摇,就像一幅巨大的“卷轴画”从天际处缓缓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