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刘盈:大师我悟了……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泰山郡。

  顾名思义,泰山郡得名于辖区内的泰山。

  这是一个从齐国的济北郡,鲁国的薛郡中切割出来的一个由汉庭中央直属的郡,下辖十七个县,有人口近两百四十多万。

  天还没亮的时候,散布在城外的村落里门大开,一个个睡眼惺忪的农夫扛着锄头走了出来。

  夏季炎热,无法如其他季节那般日出而作。

  毕竟农田里没有遮蔽物,烈日高照,再加上干的是体力活,人很容易中暑。

  因此就是趁着天不亮就到地里面干活,等到太阳升高之后就找个阴凉地方休息,闲聊,顺便做点木桶、竹筐之类的小玩意拿到集市上售卖,等到傍晚时分没有那么热了,再到地里接着干活直到彻底看不见为止。

  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的一天,辛劳,但不赚什么钱。

  如今天旱,虽然官府下拨有修挖灌渠的经费,但却并没有发给这些普通农民手中,毕竟一台蒸汽挖掘机的工作效率,抵得上一百个最精壮的男人!

  重要的是,现在的汉国还没有到以工代赈的份上,自然不需要大量招募农民用手工劳动取代机械进行维稳。

  因此,这些扛着锄头走出家门的农民,并不是去工地上干活,而是去锄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虽说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五柳先生不会种地,但这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农田里的杂草是真的多……

  天旱,炎热,小麦被太阳晒得发蔫,但杂草却蓬勃生长,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

  这谁能忍?

  因此给麦田锄草的手段,就不是稻田那种放水淹死杂草,而是用锄头,连根将杂草从地里挖出来,等到太阳升高,直接利用酷热的阳光将杂草晒死!

  从早到晚,日日不休,但也阻止不了农田里到处都是杂草的局面。

  这就是在没有除草剂的年代,人与自然的抗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休无止。

  而现在,按照官府下发的通知,他们不仅要和酷热、干旱、杂草做斗争,还要预防一种小虫子成群结队来抢夺他们的劳动果实!

  蝗虫!

  于是等到壮年男人走出里坊,奔赴农田之后,留守的老人慢悠悠的走出里门,拎着瓜果蔬菜走向村社另一边的神龛。

  神龛正中,供奉着一尊一人多高的木头彩绘凋像。

  那是一个穿着黑衣服,深眼窝满脸皱纹的老妇人,不过她长着八只手,牙尖嘴利,眼神阴森,看起来格外恐怖。

  这,就是泰山郡百姓心中的蝗神形象。

  而那些从十里八乡拎着瓜果蔬菜而来的老人,也正是为了供奉蝗神,好免去朝廷所说的蝗灾。

  人群正中,穿着彩色布条做成衣服的神婆正在卖力的跳着大神。

  她含含湖湖的说一句,手中铃铛摇晃一下,围着她的那些弟子则用力敲击手中的钟鼓,齐声附和。

  “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栓……把门栓!”

  “行路君子奔客栈,鸟奔山林虎归山……虎归山!”

  “头顶七星琉璃瓦,脚踏八棱紫金砖……紫金砖!”

  ……

  “天灵灵、地灵灵,蝗虫蝗虫快走开……快走开!”

  一时间,铃铛声、念诵声、钟鼓声叠加在一起,再有烟雾缭绕,让整个跳大神的仪式看起来颇有几分神秘之色。

  不过很快,打南边来了一个喇嘛……

  嗯,是来了一队和尚。

  领头之人,是一个头上烫着六个戒疤的青年秃头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秃头,而在其后跟着十几个穿着僧人服饰的男子。

  其中一队是正儿八经的和尚,另一队则是度牒司派往寺庙的工作人员,他们虽然做僧人打扮,但可以娶妻生子,吃肉喝酒,一如后世九成以上寺庙中那些在和尚庙门口帮人解签的大师……

  “阿弥陀佛……”

  “此中之因,乃前世之果……”

  “因果为律中纲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

  “诸位施主妄图以做法事了结此间因果,是着相了……”

  “……何不皈依我佛,礼颂三宝……”

&emsp钟鼓声叠加在一起,再有烟雾缭绕,让整个跳大神的仪式看起来颇有几分神秘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