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刘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莫非要再来一次抗罗援塞?

  刘盈稍稍沉吟了一秒,旋即将这个念头抛到九霄云外。

  塞琉古所在的地界虽然还是亚洲,但距离汉帝国的中枢长安城直线距离超过了六千多公里,按照古代军队每日行进三十里的速度,最少也要四百天的时间!

  而这,只是直线距离,如果按照实际行走的距离来算,只怕真的要上万公里,光是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就需要两年之久!

  所以,大概率只能将支持改为线上了……

  “嗯,忘了问了,铠甲换无花果干的交易做成了吗?”刘盈笑着看向武涉。

  另一边,韩信满脸懵逼。

  铠甲换果干?

  疯了,一定是疯了!

  武涉笑眯眯的说道:

  “铠甲换无花果干的交易没有谈成,但铠甲换黄金的交易却已经谈妥。”

  “臣自安提柯城离开的那日,据说第一批五百套铠甲已经运到了塞琉古和安息的边界,正由塞琉古的铁甲骑兵亲自护送前往安提柯城……”

  “等到了臣抵达安息,登船返航的时候,后续的两千五百套铠甲也在陆续运往塞琉古的路上……”

  “毕竟陛下舆图中规划的运河尚未开挖,想要和塞琉古做生意,除了绕行非洲,就只能从安息陆运……”

  韩信皱眉问道:“我好像听说过,塞琉古和安息是敌对关系……而且舆图我也看过,从那什么埃及转运,走水路运往塞琉古好像更加便捷吧?”

  武涉看了他一眼,满脸自豪的说道:

  “回淮阴侯的话,某此次出使天下,为的不单是交好诸国、签订商盟,更多的便是如所乘坐旗舰的名字那样,止战宏义,宣讲仁爱……”

  “故此在我的斡旋之下,安息和塞琉古签订和平条约,安息保证不侵扰塞琉古的边界,而塞琉古承认安息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地位,从此不起兵戈,永享太平!”

  虽然听着武涉的话,韩信满脸鄙夷,但刘盈却一脸认同。

  毕竟一个混乱的地区有利于军火贸易,但汉国能出售给他们的只有铁甲和弓弩,尤其是汉国的铁甲对于他们而言完全属于是天顶星科技,防御力有些过剩了。

  重要的是冷兵器时代杀人效率太低,而且士兵也需要长时间训练。

  因此对于很多国家而言,哪怕是在全国的军队有十万人的情况下,但买上两三万套盔甲用于武装最精锐的一部分士兵就足够了。

  毕竟打起仗来并不是大家一窝蜂的冲上去乱打,前方一人作战,基本上后方需要三人为之提供后勤补给。

  即便是营销号们所说的不需要补给的蒙古骑兵也不例外。

  长子西征的时候,前方是浩浩荡荡的骑兵,但在骑兵身后百里,却是数量更加庞大的牧人,他们驱赶着牛羊马匹,沿着欧亚草原一路走一路放牧。

  这也是蒙古人喜欢屠城的原因。

  所以在汉朝这个年代,售卖武器固然暴利,但总体获得的利润却比不过售卖棉布、铁钉、蜡烛等工业品的细水长流。

  这一波,属于是要给欧洲人留下几个诸如洋灰、洋油、洋钉之类的词汇……

  刘盈摸摸下巴,笑着看向韩信说道:

  “淮阴侯有所不知,从埃及运货固然方便,但他们早就臣服了罗马,或者说他们不敢得罪罗马,而购买咱们甲胃的塞琉古,此刻正在和罗马人作战……”

  “所以,怕就怕埃及人首鼠两端,将这一情报送给罗马人知晓,然后咱们的商队半路被蒙着脸的强盗给打劫了……”

  韩信点点头:“陛下所言在理,是臣疏忽了。”

  不,主要是你的天赋不在于此……刘盈摇摇头问道:“适才善道君言,罗马人已经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兵发小亚细亚,而塞琉古正在集结军队与之殊死一战……所以淮阴侯说说你的看法,此战谁的胜面更大?”

  嗯,善道是盱眙的古称,武涉是盱眙人,此次万里出使也算是有功在身,因此封个不世袭的封君不算过分。

  而听到刘盈的问话,韩信几乎是不假思索的说道:

  “绝无获胜之理!嗯,臣说的是塞琉古。”

  “之前他们精锐在手的时候尚且没有打赢罗马,如今精锐的士兵损耗殆尽,凭借着匆匆在各地抽调的部族兵和镇守各地的地方军队,如何能够和战胜过他们一次的罗马人对抗?”

  “兵家有云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塞琉古的国王很明显就是那个无能之将。”

  “如此,士兵不行,将领无能,又如何能够克敌制胜呢?”

  刘盈沉默了一下:“如果加上三千套步人甲呢?”<给打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