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否决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争魏第七百零五章否决

  春耕开始后,杨峥从顺着渭水上下游巡视了一番。

  去年丰收,今年若是再丰收,国力就起来了。

  天府之国最早说的是关中。

  比起后世,这时代的关中水土肥沃,到处都是连片的森林。

  不过随着人口渐渐增多,已经有百姓开始伐木造田。

  关中人口接近三百万,虽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的空间,但林地还是要保障的。

  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都不可取。

  历史上河南地原本是一片沃土,赫连勃勃还在那里兴建统万城,当时的河南地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几十年过去后,过度放牧,河南地开始沙漠化。

  一片沃土中“长出”大沙漠,黄土高原逐渐出现,关中也不再是沃土。

  大秦耕牧二元制,牧场越来越大,迁居南下的部族越来越多。

  百姓除了耕种,也会养些猪、羊。

  任何事都要未雨绸缪。

  在杨峥眼中,河南地是大秦的后花园。

  把河南地、河套、陇右、汉中都涵盖进关中,耕牧二元制才能真正渗透进秦国的骨髓里。

  所以河套、河南地的环境应该被重视起来。

  一些地区被划分成无人区,用以保养土地,严禁放牧。

  牧场也采取轮牧制,让草原得到修养。

  河南地的原住民,羌胡、南匈奴等等,迁往金城、陇西、九原等郡。

  坚持留在河南地的部族,则会被定义为贼众!

  每年夏秋,会有秦军骑兵前来“狩猎”。

  还在无定河两岸设立三座折冲府,除了屯垦,也负责在黄土高原上种树。

  当然,这时代的黄土高原还不是真正的黄土,植被茂盛,水源充足。

  “今年雨水充足,必定又是丰年。”一望无际的良田,辛勤耕作的农夫,让杨峥心情大好。

  均田制的威力已经开始展现出来。

  生产力得到解放,百姓的热情被释放出来,对秦国的信心也是空前的。

  一个国家的兴起,正是建立在这种信任之上的。

  “近日吴晋大战爆发,可见天意在大秦,今年秋收之后,军用充足,若晋吴还未罢兵,陛下可攻略河东!”令狐盛三句两句就把话题撤到大战上面。

  “攻略河东?”杨峥也颇为意动。

  拿下河东,就能威慑弘农,届时潼关就没那么要命了。

  其实这两年能安心发展,还要感谢孙皓。

  不是孙皓缠着司马炎,中原君臣的目光肯定要转到关中来。

  虽说不一定会打仗,但小战和持续的袭扰必不会少。

  “臣以为时机未至。”鲁芝直接反对,“中原行占田制已数年,正是巅峰之时,前者洛阳大疫,死伤近半,司马炎调兖豫、青徐之民实之,不出半年,国力复振,苍天庇佑,孙皓与其纠缠,当此之时,应积蓄国力,不出三年,占田制日薄西山,均田制如日中天,彼时出征,可雷霆一击,一战而横扫中原,若此时进讨河东,则会陷入与中原的泥潭之中,不可自拔,愿陛下思之。”

  这还是鲁芝第一次如此明确的反对。

  令狐盛脸上神情一暗。

  杨峥冲鲁芝拱手一礼,“伯父所言甚是。”

  秦国与中原有差距,但这个差距已经不大了。

  若是举倾国之力拿下河东不难,甚至打下潼关也不是没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