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胃口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争魏第六百九十四章胃口

  煌武元年,关中终于迎来久违的大丰收。

  到处都弥漫着麦穗成熟之后的香味,田野和村落间金灿灿的。

  百姓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了。

  唐彬、王濬几次出兵袭扰,都被严整以待的蒙虓和孟观击退。

  晋军袭扰不到关中,但并州的秦军牧骑却长驱直入,攻入幽州,前后掳获乌桓汉人百姓两千七百多家,粮食十万多石。

  幽州百姓要么南下,要么迁入辽东,辽东三部鲜卑借此壮大了一波。

  登基之后,果然好事一桩接着一桩。

  此刻,杨峥忙着接见西域诸国使臣。

  攻灭乌孙对西域诸国震慑力十足,司马炎篡魏之后,所谓的中原正统也消失了。

  大秦彻底成为西域的宗主。

  冯琦从康居万里传信,当趁此机会一举整合西域。

  杨峥早有此心。

  这时代的西域富得流油,瓜果满天下,还是东西商贸重地。

  前几年派出的宣义郎,硕果累累。

  虽然各国对大秦十分警惕,但民间对大秦的亲善度持续提高。

  蜀锦、书籍、茶叶、瓷器在西域能与黄金等价,平民和贵人趋之若鹜。

  宣义使们直接在各国大城中设立“秦馆”,教授平民汉言,以及孔孟之道。

  渗透往往是无孔不入的。

  秦国国力无法在土地上实际占领,就要在人心和思想上占领。

  当然,西域诸国也不是傻子,知道这么下去后患无穷。

  戎卢国查封了境内的秦馆,但转眼西州都督尹春的两千铁骑就杀到家门口,连国王带平民一锅全端了,以囚车押送,传示诸国,然后押送长安。

  诸国瞬间老实起来。

  西域几次联合都被秦国击败,军事上已经不可能再有作为。

  战争决定一切。

  所以他们最终只能逆来顺受。

  默认秦馆的存在,秦馆也成了国王也招惹不起的存在。

  汉言逐渐成为西域的官方语言,各国贵人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早就暗中钻研华夏典籍。

  春江水暖鸭先知。

  他们最清楚西域形势。

  战争是文明间最好交流方式,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汉魏秦的强大,在西域产生深远而持续的影响。

  自然会吸引很多忠实拥趸。

  更何况站在顶峰的华夏文明与西域散碎的文明完全没有可比性。

  杨峥结合后世漂亮国的办法,与卫瓘商议许久之后,制定了十一条法令。

  其一,诸国之国王必须得到大秦的册封才算正统。

  其二,诸国王子、贵族必须到长安游学,短则三年,长则五年。

  其三,西域诸国以后对军队没有指挥权,由长安派遣的参军、司马、宣义令指挥和训练。

  其四,各国统一商税,不得私自加征。

  其五,汉言为官方交流语言。

  其六,各国除了设立秦馆,还要开设庠序教授孔孟之道。

  其七,各国有纠纷,一律不得私自攻战,可由西域长史府裁决,若有异议,可上诉至长安御前。

  后面几条则是礼制方面的内容,规定西域国王的品级,地位,宫殿的大小、颜色,衣服的穿戴,马车的规模等等。

  主要原则,兵权归大秦,政权、财权还是归各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