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教训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十万中军陆续进入关中。

  两月之间,钟会效彷当初陈泰之策,构筑渭水防线。

  渭北之地,营垒、坞堡一座连着一座。

  渭南则广开屯田。

  钟会虽然为人轻浮,但治兵颇为严厉,军中但有玩忽职守之人,一概重罚,轻则当众鞭打,重则斩首。

  每日开垦多少土地,挖通多少水渠,全都有具体要求。

  完成了,有肉食赏赐,未完成者,将领与士卒皆当众责罚。

  钟会时常领着千余亲兵,巡视各地防务。

  忠于职守者当场升赏,玩忽职守者一概降职。

  赏罚分明之下,将士用命,军中为之肃然。

  短短两三个月,关中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支游骑在渭北游荡,几次试探试图突破渭水,刚一靠近,烽火燃起,一个时辰内,左右各有数千步卒赶来。

  杨大郎骑在马上,望着远处的敌军步阵。

  身后跟着他的三个结义兄弟,赵阿二、李阿三、夏侯四。

  通常情况下,一支千人凉州骑兵能轻易击败三千步卒。

  若是羌胡、鲜卑等异族,这个数字还要增加不少。

  但中军步卒不是乌合之众,他们同样也是从淮南战场血战而出。

  从其气势上就能看出,面对骑兵,不慌不忙的结阵,占据高地,大盾在前,长矛在中,弓弩在后。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阵列,剑拔弩张,毫无畏惧之色。

  “堂堂之阵,不可鲁莽。”夏侯四提醒道。

  杨大郎拨转马头,哈哈一笑,“走。”

  两百余骑紧随其后。

  回到营地,一将肃立营前,白银铸成勐兽面具,精致而不失威勐,遮住了他的半张脸,虽没有任何动作,却让杨大郎的战马莫名的嘶鸣一声,后退几步。

  “文将军。”杨大郎与三个兄弟赶紧拱手行礼。

  “本将令你们哨探咸阳,尔等为何深入渭水?若长陵与安陵守军尽出,左右拦截,你们还能回来否?”文鸯说话的声音不温不火,却压迫力十足。

  赵大郎顶在最前,受到的威压最大,却没有后退一步。

  “将军多虑了,区区几千步卒,能奈我何?若有一千骑兵在手,我等便能击溃长陵与安陵的援军!”杨大郎身后的李阿三不服气道。

  兄弟四人之中,武艺最高者其实是李阿三,在青营中无人能敌。

  当然,李阿三的原名是李庠。

  “三弟住口!将军恕罪。”赵大郎拱手求情。

  别人不知道面前的这位兽面将军是谁,他再清楚不过了。

  威震天下的文鸯。

  李庠在他面前托大,岂不是自讨苦吃?

  “如此说来,你颇有勇力了?”文鸯目光闪动。

  李庠站了出来,年仅十四,却生的比成年士卒还要健壮,双眼炯炯有神,虽不说话,但这种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初生牛犊不怕虎。

  文鸯嘴角卷起笑意,“很好,本将在你这个年纪也是天不怕地不怕,谁也不服,你们四个一起来吧!”

  “好!”李庠、赵雄闻言大喜。

  夏侯栩则看了一眼杨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