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草原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关东被上上下下清理了一遍。

  为太学毕业的士子提供了大量空缺,很多人已经坐了多年的冷板凳。

  退役的将士也有了容身之地。

  此次清查关东,对大秦而言无异于一场手术,清理了腐坏的病体,让整个国家更加健康起来。

  整个关东的真实家底也出来了,两亿三千七百六十八万亩,人口二百七十三万户,一千五百万左右。

  这个数据与历史上昙花一现的泰康盛世基本吻合。

  加上关中、蜀中、西域、江东的人口、田地,大秦人口在两千四百万左右,耕地面积在四亿亩上下。

  知道多少人口就能准确的收多少税,知道多少耕田,就能收多少赋,国家才能正常而健康的运行。

  当然,现在的大秦比历史上的西晋疆域大多了。

  实际控制辽东、南疆、漠南。

  丝绸之路沿线的重地,也基本捏在手中,还增加了大宛盆地、七河流域、河中等富饶地区。

  反而显得这些人口有些单薄了。

  正是因为人口不足,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原、关中等黄河流域,南方的长江流域开发不完全,主要集中在江淮、荆襄二地,以及更南方的交趾。

  土地开发杨峥倒是不急,总要为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四亿多亩耕田,加上草原上的牧场,足够大秦现在的人口吃喝了。

  杨旭上书请求继续清查整个江东。

  他身边带着三万多中军精锐,江东还有王濬配合,问题应该不大。

  统一天下后,杨峥对江东其实没怎么关注,也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人口土地都是按吴国典籍中的数据计算。

  以吴国朝廷的乌烟瘴气,士族豪强都快上房揭瓦了,数据中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

  杨峥遂回信,让杨旭放手去做。

  只有见到最真实的大秦,将来才能更好的治理。

  杨峥的心思放在牧场上。

  后世漠南逐渐沙漠化,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过度放牧,羊多了,草就少了。

  历史上的河南地,在秦汉时代还是匈奴的肥沃草原。

  赫连勃勃被此地的青山秀水迷住了,征夫十万,六年劳作,耗资亿万,建了一座统万城。

  但到了中唐,因迁入太多的党项人,过度放牧,逐渐变成了沙漠。

  漠南也是如此。

  阴山以北,大漠连天,也是因为匈奴人、鲜卑人过度放牧导致。

  好在这个时代沙漠化并不是很严重。

  很多河流也没有干涸。

  在与三省的官员商议之后,决定采取与当年檀石槐相同的策略,将漠南分成五部。

  一来将草原打碎,便于管理,防止诸部兴起,二来,采取轮牧制度,让草原得到修养。

  金山山脉为设金山府,居延与燕然山之间的草原设为燕然府,贺兰山至代郡以北的草原设为漠南府,上谷郡至大鲜卑山以西设为兴安府,改大鲜卑山为大兴安山,大兴安山以北以东的草原设为松漠府。

  每府驻扎一千精锐骑兵,五千牧骑,再分四到五个牧场。

  将整个草原打散,避免出现强大部族。

  凡是不再大秦户籍之上的部族,可随意征讨之。

河流也没有干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