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血雨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江淮又下了几场大雨,江水暴涨,因而迟滞了几天。

  钟会站在大雨之中,望着城外连绵的秦军大营,感觉异常压抑,“吾才智、谋略冠绝天下,何以沦落至此?”

  蒋斌同样站在大雨之中,“江东只可偏安,天性如此,当年孙策勇冠一世,孙权多有雄心,犹不能北伐成功,何况越公?其二,孙氏经营近百年,人心稳固,越公效司马氏之举,不得人心。其三,越公自命才智过人,却多谋少断,于关键之处犹豫不决,当初若能舍许昌,而取淮泗,江东虽不能与秦人相抗,却至少能延续二十年。”

  钟会仰天大笑起来,“哈哈,原来如此。”

  选了江东,就不可能成功。

  江东的问题岂止这些?

  一个陆家就是钟会越不过去的坎儿。

  这跟才智没多少关系。

  “为今之计……败局已定,秦军三面围城,背后建业失守,留在濡须必死无疑,越公不如乘船渡海……”

  钟会对蒋斌不义,但蒋斌对钟会却还有几分情义。

  “渡海?”

  “琉球、扶桑皆可立足,中原已归大秦,越公再无机会。”

  “我钟会英雄一世,要渡海去与化外野人为伍?”

  “锵”的一声,钟会拔出腰间长剑,眼中杀气翻涌,“只要某一息尚存,杨峥就休想赢!”

  蒋斌连忙后退两步。

  不过钟会并没有伤他,而是在雨中疯狂噼砍,时而癫狂,时而大笑,时而长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即便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钟会也还是一副名士做派。

  冬、冬、冬……

  秦军的战鼓再次响起。

  数千老弱妇孺穿着蓑衣走到城墙之下,“儿啊,江东没了,大秦给咱家分了田,就在巢湖边,上等的水田……”

  “夫君,大秦为我们建了新房,不用再挨饿受冻了,快回家吧……”

  一声声如诉如泣。

  此情此景也令城上的守军哭了起来。

  但他们不能动,因为背后是寒光闪闪的环首刀。

  城上城下都在哭泣,夹杂在大雨中,显得更为凄惨,也更为凄凉。

  “爹……”一个士卒终于忍不住扔下长矛,蹲在地上抱头大哭,但转眼就被赶来的督战队刺穿胸膛,一脚踹下城墙,留下一长串的惨叫……

  蒋斌漠然的看着一切,心中却有什么东西被触动着。

  但他知道不能劝钟会投降,一旦开口,他的命也保不住了。

  连日来,劝钟会投降的共有十七人,他们的头颅现在就挂在城墙上,在风雨中摇晃。

  钟会跳了一阵,唱了一阵,终于有些疲乏了。

  脸上重新恢复冷漠,“哼,今日大雨连绵,江水暴涨,江淮之间必有水灾,此乃天助我也,只需数日,江水泛滥,淹没秦军大营,便是杜预受死之日,届时某再反攻建业,为时未晚!”

  蒋斌呆住了,怀疑钟会在一连串的挫折下神志不清产生了幻觉。

  杜预乃是名震天下的智将,秦军大营早就立在高地上。

  濡须城处在濡须水与江水之间,真有水灾,先淹没的也是濡须城……

  或许当年诸葛诞被重兵围困时,也曾产生过这样的幻觉。

  不过在看到钟会冷冽的眼神后,蒋斌非常识相的沉默起来。

  总有些人不甘心失败,总有些人输不起。

  钟会带着亲兵在城墙“激励”士卒,“众将士无须惧怕,吾已有破敌之计,就在旬日之间!”

  哭泣声戛然而止。

  不是因为相信钟会的鬼话,而是不敢再哭。

  钟会手中剑沾了太多人血,整座城都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

msp; 蒋斌呆住了,怀疑钟会在一连串的挫折下神志不清产生了幻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