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同窗是曹友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武庙,一个破烂的厢房,似乎是庙祝的住处。

  赵荣楷似乎是老熟人了,一进来后,径直坐在一个蒲团上,开始打坐起来。曹闲见他从刚刚的抱怨牢骚,变得安详宁静,便坐在一旁。

  庙祝在忙,进来招呼了一声便走了。

  留下的小徒过来敬奉了香茗,茶水放在桌上,小徒临走时,在屋外被曹闲叫住。

  曹闲看了看屋内,小声问道:“你们和赵荣楷很熟?”

  小徒点了点头:“赵公子多次布施接济,我们小庙不少地方都是他捐钱修建的。”

  曹闲点了点头。

  赵荣楷从早上一直待到晚上,连饭都没吃,一直在打坐。等香客全部散去,才准备起身准备去正殿。

  曹闲看到,长时间的久坐并没有让他双腿发麻,很可能经常打坐。

  他是……修行中人?

  似乎也不像啊……

  曹闲不确定,好奇问道:“白天的时候你怎么不拜武德神君,偏偏等到晚上?”

  赵荣楷淡淡道:“求神讲究的就是心诚则灵,冥想、斋戒,沐浴,焚香,都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早上香客繁多,心思浮躁,我一身尘世俗气,脑海杂念纷扰,自然要在静室里消停一下。晚上香客没了,武德神君说不定也能好好听我的倾诉,认真帮我呢。”

  曹闲哑然失笑:“你从哪听的?”

  别说,对方说的还真没错。

  求神时的心诚,就是把念头不断的单纯化,留下最本质的祈求,这样神才能听到。

  于是冥想、斋戒、沐浴、焚香都成了消除杂念的方式。

  这种事玄而又玄,虽然听起来迷信,但进入寺庙这种地方,就得需要一些玄而又玄的仪式。

  赵荣楷道:“几年前去欧洲留学时候,听一個同学讲的。对了,看你一身打扮……也留过洋吧?”

  赵荣楷反问回来,曹闲干咳:“算是吧……”

  “你去的西洋还是东洋?”

  还西洋东洋……我连省都没出过几次……

  曹闲淡定道:“自然都去过。”

  赵荣楷露出钦佩的眼神:“还没问你出身,听你口音也是灵丘当地人?”

  “哦,以前是频阳县的,后来搬走了。”曹闲随口扯了个谎。

  赵荣楷询问道:“那你听没听过一个叫曹友德的人?这是我留洋时的同学,刚刚的话就是他告诉我的。”

  不自觉间,二人走进了大殿。

  赵荣楷一边问,一边跪在神像前。

  曹闲则愣在原地,过了良久,才幽幽地看了一眼神像。

  曹友德……当然听过,你不就正跪在他面前呢么……

  我尼玛,这家伙居然和武德神君是同窗???

  记得没错的话,第一次来民国时,曹友德正是武德神君的化名,曹闲看向神像,神像似乎在朝他们二人微笑。

  曹闲升起一个念头:修缮武庙不会也是神君忽悠他的吧?

  正殿无人,油灯长明。

  赵荣楷虔诚跪在蒲团上:“神君在上……家父突遭异症,医师束手无策,恳请显灵,如果家父病愈,未来三年四时八节供奉不断,恳请神君出手医治……”

  赵荣楷在祷告,磕头很真诚,连续三个头磕下,轻车熟路地开始摇签。

  求神拜佛讲究的就是有求必应,以前只是求神,现在加入摇签的流程后,就可以立即看见所求的事会不会应验,对信众也是一个心理安慰。

  只见一根签摇出,上面并未写‘上上’‘中上’‘中吉’等评语,只有四个字。

  ——‘我不会啊’

  赵荣楷握着竹签,眉头紧锁。脸色如猪肝一样难看。

  这特么谁放进去的!

  逗我玩呢?

  赵荣楷不信邪,重新祷告一遍。

  “神君在上……家父突遭异症,医师束手无策,恳请显灵,如果家父病愈,未来三年四时八节供奉不断,恳请神君出手医治……”

  签子摇出,变成了五个字。

  ——‘我真不会啊’

磕头很真诚,连续三个头磕下,轻车熟路地开始摇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