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鲁肃闻言,脸上露出茫然之色。

  什么意思,主公您是打算投降曹操吗?

  但这不对啊,前几日不是你让我去联络刘备,商讨共抗曹操一事吗?

  怎么才几日时间,态度转变就如此之大?

  鲁肃皱着浓眉,正思索时,忽然见到了一旁的江东文臣。

  顿时醒悟过来。

  主公这是被逼的无奈之举啊。

  如今周瑜等人不在,主公顶不住张昭等人带来的压力,所以只能先演演戏,顺了众文臣的意。

  不然,整个江东还真要乱套了。

  但,他身为孙权的心腹,却必须为主公分忧。

  “主公,曹操南下乃是狼子野心,要侵吞我江东之地,我们绝不能将祖业拱手相送。”鲁肃跪下,神色郑重无比的说道。

  “子敬此言差矣。”

  张昭走了出来,朝孙权行了一礼后,这才看向鲁肃,分析起来,“曹操如今是大汉丞相,奉天子诏令,我等既然身为汉臣,自当顺应天命,归顺朝廷,使天下一统,重振大汉,此为其一。”

  “我又听说,曹操南下,号称百万大军,虽然多为北方兵马,可也有荆州的二十万水师,而我江东,不过十二余万水师,如何与曹军相抗衡?此为其二。”

  “主公身为吴郡太守,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怎能行叛逆之举?为天理所不容,此为其三。”

  “先主公曾言,若事有不敌,可西归朝廷,此为其四。”

  张昭说完,淡淡的看着鲁肃,语气不咸不淡的道,“子敬啊,伱怎能逼主公做那不忠不义不孝之事,岂配为人臣子?”

  “这……”

  被张昭一顿狂怼,鲁肃悠然叹了口气。

  看来张昭是铁了心要投降曹操了,否则也不会说出如此重语来。

  说到底,还是为了利益啊。

  以张家为首的世家大族,恐怕和张昭都是相同的想法。

  投降曹操,不仅对他们没有任何的损失,反而还能给自家带来庞大的利益。

  这就是士族的本性。

  鲁肃自身就是士族之人,所以深谙其中之道。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做,将主公置于何地?

  见鲁肃沉默不语,张昭笑了笑,转身看向孙权,弯腰深深行了一礼:“还请主公顺应天意,投降大汉朝廷。”

  “请主公顺应天意,投降大汉朝廷!!!”

  张昭身后,所有的文臣全都跪了下去,连声呼喊,声音响彻整座大殿。

  当然。

  这其中不少人都不是士族之人,之所以这么积极,还是因为曹操送来的书信。

  不得不说,曹老板笼络人心的手段比袁绍高明多了,书信中寥寥几语就把这些人的魂儿都勾到了曹营去。

  这就导致了。

  整个江东文臣集团,全部都一个想法:主公,投了吧。

  “先生,诸位,快快请起吧。”

  孙权连忙起身,去扶起了张昭。

  毕竟,张昭是江东老臣,更是他的老师,还是士族领袖。

  算起来,比他这个主公有威望多了。

  再加上这么多文臣,孙权的压力也很大。

  “此事还请容我三思,另外还要问问公瑾的意思。”孙权扶着张昭,神态客气的说道。

  “还请主公早做打算。”

  张昭拱拱手,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其余众臣也从地上起来,垂手而立。

  鲁肃这才有时间开口。

  “主公,公瑾为何还未回来?”

  一听这话,孙权便摇了摇头道,“这几日江东流言,你也听了吧?”

  “是听到一些,不过既然是流言,那就不能当真啊。”鲁肃连忙说道。

  “公瑾来信说,流言使军中多有变动,他要肃清军阵,稳定军心,所以要迟上一两日。”孙权语气看似平静,但也有几分不满。

  一个张昭携文臣让他投降。

  一个周瑜对他又多有怠慢。

  他堂堂东吴之主至今还未完全统领江东,处处被掣肘。

  鲁肃瞬间就捏了一把冷汗。

  emsp; 不得不说,曹老板笼络人心的手段比袁绍高明多了,书信中寥寥几语就把这些人的魂儿都勾到了曹营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