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秦良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又觉得朱由检变得十分英明了,能发现张昊和武则天的才能,并重用,不英明吗?

  面对秦玉良的称赞,武则天谦虚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方法都是张昊想出来了,我只是跟着他的方法做事而已。”

  秦良玉笑着说道:“你不必谦虚,你们两人都十分出色,天纵之才!而且,我觉得你们就是天生一对。”

  天生一对?

  武则天和张昊都没往这方面想过,他们都不是一般人,想法自然不同。

  秦良玉和武则天现在相当于忘年之交,十分聊得来,关系越来越亲密。

  两人气质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最关键的是她们都是女强人。

  张昊没有在平阳府,他现在在山西的其他地方巡查,主持官府收购玉米的事情。

  收购土豆,玉米,官府钱哪里来的呢?

  一部分是朝廷专门拨款,一部分是税收,一部分是与其他省的官府做“交易”换来的,以及自己和武则天的生意捐款的。

  不如之前收购的土豆,一部分捐赠给了陕西官府,一部分是低价卖给陕西官府的。

  陕西官府有朝廷拨款,但要买到粮食却不容易。

  这次收购的玉米,大部分也是要支持陕西的,就是用来帮助灾民,留下一些作为储备,因为山西也要开始大旱了。

  山西,四府四州:太原府,大同府,平阳府,潞安府,汾州,泽州,辽州,沁州。

  今日张昊在太原府巡查,跟在他身边的人有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以及太原府的知府等人。

  如今张昊是崇祯皇帝钦点的山西巡抚,作为巡抚拥有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司法等各项权力。

  刚上任不久,张昊就罢免了太原府和大同府的知府等官员,安排其他人顶替。

  在平阳府待了近半年,张昊没有闲着,在暗中了解山西官员的所作所为,那些不能用,那些可以提拔,所以他一上任才能做到罢免一些高官而不使官府混乱。

  “秋收马上过去,到了农闲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力可以用。各府,州加紧水库的建造,同时安排人之后将雪堆积到水库中去……”

  “水泥,红砖,钢筋,焦炭,蜂窝煤,玻璃等工坊也在选好地方快速搭建起来,需要的人力优先招募流民……”

  “还有之后红薯的收购也要做好安排……”

  “边防事务要全力配合秦良玉总兵进行布置安排……”

  张昊说着一件件事情,周围有专门的人记录。

  各方面事情安排紧紧有条,周围的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知府等官员已经见识过张昊的手段和能力,不敢再因为他年轻而轻视他,都得好生配合,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不然很可能被罢免,问罪。

  他们想不通皇帝为什么还给了张昊先斩后奏之权,有直接任免提拔山西官员的权力。

  惹不起,就只能认怂了。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