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紫禁城的风云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将足够抄家的先罗列出来朕看看。”

  第二天。

  文华殿,内阁议事。

  朱由检大怒:“没想到大明还有如此多的贪官污吏,国之蛀虫,这些人一定要严办!除此之外为此整顿下吏治了,清理贪官污吏,还朝廷一片青天!”

  周延儒,温体仁等人心思活络起来,想着怎么借助朱由检的“怒火”将对方更多的人搬倒。

  于是第二日开始,朱由检就看到了不少相互弹劾的奏章,还有言官在上朝的时候直接拿出证据弹劾一些人贪赃枉法!

  这个朱由检喜欢啊,是在给他递刀子。

  数日后,锦衣卫,东厂出动,开始抓人,抄家。

  内阁周延儒,吴宗达,温体仁,何如宠、钱象坤等六人的人都有被抓的。

  尤其是周延儒和温体仁的人最多,他们双方打出了火花,斗得你死我活。

  朱由检也不是所有有罪证的人都动,比如这次牵涉到了一些戍边的将领,官员。边境不能乱,这些人现在不能动。

  动得主要是在京城的官员,还有皇室成员,勋贵,国戚等等。

  这次朱由检大义灭亲,抄了老丈人田弘遇的家产,官职被罢,责令其返回原籍做个农家翁。

  田贵妃为了此事没少哭着求朱由检,朱由检说:“朕只是罢官,抄没家产没有斩首已经是看在你的情分上!”

  同时还对皇宫的妃子们说,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的娘家人,有贪赃枉法的主动交出来,或者娟给朝廷,如此可以不能处罚,然而查不来就不会这样轻巧了。

  这话,有用,没多久朱由检的国戚就捐了一些钱财,但并不多,还反过来对朱由检哭穷。哭穷的同时还做出一副只要朱由检有需要,他们可以把所有家产拿出来。

  朱由检嗤之以鼻!

  这场整顿京城吏治的风波持续了一个多月。

  周延儒和温体仁等人觉得不能如此继续下去,他们已经损失惨重。

  “温大人,我们停手吧,你没看出来吗?陛下似乎在借此打压我们,继续下去,我们谁都不好过……”

  周延儒找到温体仁“求和”。

  温体仁也察觉可能被皇帝利用了,于是没有拒绝。

  很快,弹劾贪官污吏的奏章没了,朱由检知道他们“停战”了。

  “你们说停就停?”

  朱由检可不会停下,不然下次自己主动搞事情就没现在容易了。

  让锦衣卫继续找证据,继续抄家!

  当官的人有的事,尤其是京官。

  朱由检暂时只动的京城的官员还有皇室成员,勋贵,国戚等。

  地方只有少数,不能让地方乱起来。而这些地方官被处理里最多的是陕西和山西,那里有刘备,张昊,武则天等人,朱由检比较放心。

  半年时间左右,朱由检开始收手,此事弹劾东厂和锦衣卫作恶的奏章堆积如山,这事官员们的反抗,利用他们的力量向朱由检施压。

  朱由检觉得差不多了,查抄了不少钱财,同时也让李世民掌控了户部和工部,这两个机构朱由检安插了不少人,也有李世民举荐上来的人,周延儒和温体仁等派系对户部和工部已经没有什么影响了。

  内阁六个内阁大臣,现在只剩下周延儒,吴宗达,温体仁,钱象坤、李世民等五人。

  何如宠,在这次风波中倒下了,虽然没死,但被抄了家。

  抄家所得的钱财主要用在推广玉米等农作物和赈济灾民去了。

  在陕西,刘备现在掌握这里的军政事务了,一边赈灾,一边围剿起义军。

  而张昊和武则天也升官了,张昊不再是平阳府的知府,而是山西的布政使司,武则天成了华阳府知府。

  此外秦良玉被调到了山西,任命为山西总兵,刚上任不久,还是张昊,武则天等人迎接她的。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