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李世民:嬴政你杀了我三个儿子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终穷了大明国库,便宜了沿途的国家。

  得不偿失啊!

  大唐不会如此做,大唐朝廷海军出海,一方面是探索新大陆,一方面是开辟航路保护大唐的海上商队,不断将其他地方的资源带回大唐,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大唐更加富强!

  大唐经历李佑,李恪等叛乱后,嬴政的地位得到彻底稳固,无人敢再造反了。

  清查人口,田地;军制改革;建立海军;规范工商业等等新政推行反而更加顺利了。

  被齐王李佑他们忽悠来侵犯大唐的西辽正在被薛仁贵带兵打得不断往西逃窜。

  嬴政给薛仁贵的命令是必须占领西域,剿灭一切反抗之地。

  西域是好地方啊,资源很多,而且有不少地方适合种植棉花。

  棉花,孙家与杨广在东南亚通商十几年,已经引进棉花进行种植,只是还没有在大唐全面推广。

  打下西域后,正好将棉花推广,以西域为重要种植区。

  棉花,对火药,火器的使用也很重要,是制作高质量引线的重要材料。

  同时棉花大量种植,做成棉被,衣服,也能让百姓的温暖更有保障。

  今年,大唐增加科举,取了不少名额,而榜首是一个名人:狄仁杰!

  李白还在历史聊天群特意提起了此事。

  武则天想起了过去,想起了那时的狄仁杰:“狄仁杰,是大才。”

  崇祯@武则天,说道:“狄仁杰做过你的宰相吧?”

  的确狄仁杰在武则天称帝后做过几次宰相,是一个忠国之人,人品也令武则天叹服,武则天没少重用狄仁杰,不然也不会几次拜相了。

  张昊说道:“在我们那个时代,狄仁杰的形象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探,身边还有一个有名的手下叫“元芳”。经常有人调侃一句“元芳,你怎么看?”就是我们影视中狄仁杰说的名言。”

  过去张昊看过关于狄仁杰的电视剧,电影,有不少。

  武则天想了想,疑惑道:“并不记得狄仁杰身边有个叫元芳的。”

  张昊笑道:“那是虚构的人物而已。”

  众人无语,原本来挺感兴趣的。

  刚刚在大唐中举的狄仁杰才二十岁出头,嬴政让他进了翰林院,准备好好培养一下,然后下放地方去历练。

  将来张昊他们要是离开了大唐,正好可以让狄仁杰接班。

  武有薛仁贵,文有狄仁杰,大唐后继才有人。

  这次科举除了狄仁杰外,还有不少有才的,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出自寒门。

  录取了不少人,因为之前的叛乱使得朝廷官职空缺不少,需要人才填补,更何况推行新政更需要容易接受新政的年轻人才。

  大唐的新政,在嬴政,张昊等人主导下,循序渐进着。

  两年多时间完成全国人口和田地的清查,然后推行摊丁入亩,一鞭法等新的赋税制度。

  此时,海军已经成型!薛仁贵灭了西突厥,占领了西域。

  府兵制改制,工商业改制,正在如火如荼中。

  棉花种植基本推广到了全国。

  在大唐全国打造出了几个有工业雏形的城市,分别依靠长安城,洛阳城,扬州城,蜀都城,襄阳城,济南城等等大城市。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