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刘邦:没想到吧,我是始皇帝的间谍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然而,让长孙无忌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一天,他出门在长安城闲逛,会遭遇大量游侠的刺杀,最终被杀死!

  齐王李佑动手了,他手下养了不少游侠死士,安排他们来长安城刺杀大臣,搅乱局势。

  首先遭遇刺杀的是长孙无忌,同一天褚遂良在家里也遭到了刺杀,受伤不轻,但没有死。

  当天还有一些在长安城的文武被刺杀,有的死了,有的受伤了,有的逃过一劫!

  当晚,长安城戒严,抓捕刺客,但一晚上刺客倒士死了不少,但没有抓到一个活口。

  第二天,有传言说皇帝派人杀了那些阻拦新政的文武。

  很有阴谋的气息,但许多人将信将疑啊!

  十多天后,最先尝试推行新政的地方,有人起义造反。

  很快有其他地方响应!

  一时间,似乎天下大乱了。

  初秋,西突厥突然带兵来到大唐边境侵犯!

  此外沿海突然多了一些海盗,他们在沿海烧杀抢掠!

  内有起义,外有敌人。

  大唐一下变得风雨飘渺,谣言四起,多是批判皇帝推行新政倒行逆施的,弄得民不聊生。

  尽管大唐报在努力做舆论导向,但短时间内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这其中也有故意为之的原因。

  秋收后,齐王李佑,吴王李恪等几个王爷公然起兵,要将倒行逆施又昏庸无能的李承乾(嬴政)赶下皇位,再选一个贤明的人继承帝位!

  加上起义的兵马,几路大军向长安城而来。

  “齐王李佑,吴王李恪等人起兵造反,格杀勿论!”

  嬴政大张旗鼓的调遣兵马去镇压叛乱,讨伐西突厥,清剿沿海的海盗!

  “陛下,现在你该知道错了吧!”

  一些文武大臣如此想着,认为皇帝快完了。一些人出来再次劝皇帝悬崖勒马,但皇帝根本不理会。

  “唉!执迷不悟!”

  他们再次失望,“既然如此,那就换个皇帝吧。”

  这似乎是大势所趋。

  然而,意外发生了。

  几路造反的兵马合成两路,一路以齐王李佑为首,一路以吴王李恪为首,但两路大军没到函谷关时,就突然遭遇伏击,被快速剿灭。

  “孙飞,你怎么在这里?”

  “孙起,是你!原来李承乾不是不用你,而是将你布置在暗中,原来如此,我们中计了!”

  带兵埋伏齐王李佑和吴王李恪的兵马分别是岳飞和白起率领的。

  早在李世民还在时,太子李承乾(嬴政)就建议李世民适当打压孙家,于是岳飞,白起就被用没有实权的高官俸禄养起来了,一沉静就是十年。

  齐王李佑和吴王李恪等人以为这是李承乾(嬴政)早就谋划好的,故意让岳飞和白起在暗中布局,就为了防止以后有人造反。

  但他们错了,当初嬴政(李承乾)那么做,是为了方便岳飞,白起他们在水浒传世界做事。

  这次事情严重,嬴政特意找岳飞和白起回来帮忙的。

  而薛仁贵带兵去打西突厥去了。

  长安城那些暗中参与造反的人,如今基本被嬴政派人拿下了。

  一场造反风波来得快,去的也快,让天下人傻眼!

  也让许多人明白了,这是皇帝做的局,要彻底的为新政扫清障碍。

  李恪,李佑等人就地被处决了,那些造反的重要人物和家人将被发配去东南亚或者印度半岛,在那里杨广会接收他们。

  全部杀了浪费人力,不如发配到东南亚和印度半岛去开发新世界。

  造反的王爷被镇杀,许多参与其中的人被问罪。

  嬴政用雷厉手段让天下人惊惧,现在原本反对新政的一些文武开始转变态度选择妥协,有的直接辞官归隐。

  不管怎样,新政是势在必行,没人能阻拦了。

  这次也让世家门阀的力量被削弱了许多,更加无力与皇帝对抗了。

  ……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