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千人,慰问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诸葛亮偶尔来工坊看看情况,老人没见过,但对孙家六兄弟早有耳闻,知道诸葛亮是教书先生。

  “啊!是二公子,六公子!”

  老人惊讶,有些紧张,就要行礼。

  张昊上前阻止:“老丈无需多礼,我们来给你们送点东西,米,肉,碳火,棉被什么的,顺便了解下你们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说着从长袖中拿出一包糖,递给两个孩子。

  是白白净净的冰糖,张昊自己制作的,像酒一样,产量不多,主要用来送礼。

  老人感动的手下慰问品,然后请张昊他们到屋里坐坐。

  随后,张昊问了一些事情,比如他们一家人什么时候过来的,目前怎样,还有没有什么困难等等。

  老人说道:“我们一家原本是佃户,因为得罪了田主不得不来咸阳城寻找机会,碰巧遇到工坊在城里招人,就来试试。”

  说着说着就落泪了,“要不是遇到东家,我们一家老小已经饿死街头了,谢谢东家,你们就是我们一家人的救命恩人。”

  老人起身就要跪拜。

  诸葛亮扶着他,“老丈不用如此。你为孙家做工,获得报酬是应该的。”

  张昊点头道:“我们孙家还要感谢你们呢,要不是你们辛苦劳作,就做不出那些商品。”

  老人连连摇头,不敢当啊。

  来到孙家工坊后,儿子和媳妇儿都有工作,工钱丰厚不说,还有房子住,不会再挨饿受冻,甚至逢年过节还有慰问品,这样的待遇,可遇不可求啊,他们是遇上了,当然很珍惜,感激。

  离开了老人家里,张昊他们又去几家走了走,然后前往其他工坊家属区查看情况。

  “孩子他爹,要不明年你也去做孙家的正式工,你看人家有新房子住,逢年过节有那么多东西拿。”

  村里有不少人羡慕,但也只是羡慕,因为事先就说明了正式工的待遇,也给了他们机会,但基本都舍不得自家的天地。

  “我走了,农忙时,家里地种得过来吗?”

  丈夫担忧,其实他心里对正式工也心动。

  妻子心一横,说道:“种地得到的有做工多啊?我和三个孩子,还有爹妈在,能种多少种多少,把那些好点的地种着就行了。

  你想想看,正式工的工钱和待遇,就算你一个人,也能养活大半个家了。更何况,以后还可能得到房子,孩子读书不用钱,生病了还有补助……”

  是啊,福利太好了!

  孙家工坊新建的学堂,明年就可以让正式工家的孩子免费进去读书了。

  表现出色的,工作久的工人,可以得到房子。

  若不是担心这种工坊没有田地长久,很多人都会选择成为正式工。

  虽然羡慕,但这些有地的人家,最多也就像这家人一样,让家里一两个劳力成为正式工,地尽量种着,钱也要尽量挣。

  这样的结果,对孙家来说是好事,能解决一部分劳力的问题。

  不过,张昊开年还准备到其他地方开设工坊,需要的劳力还有很多。

  (本章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