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算错了剧本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看,宁知府的自作主张,既让林总督陷入了危机,也给他提供了一个机遇。



    谷嶣



    关键看林襄敏自己要如何把握了。



    李鸿运陷入了沉思。



    现在他要处置这件事情,想到了三种办法。



    第一种办法,将宁知府槛送京师,交给皇帝,让皇帝安排人去审。



    第二种办法,立刻将宁知府斩首,但留下口供、签字画押,将他获得严阁老授意毁堤的事提交上去。



    第三种办法,仍旧是将宁知府斩首,也留下口供,但这口供中却不能提严阁老的事,只说是河堤监修有问题,天灾与人祸并发,才造成了这次灾害。



    第二种办法等于是直接倒戈,背叛了严党;第三种办法则是等于仍旧站在严党这一边。



    至于第一种办法,则完全不可控。因为宁知府对林总督虽然忠诚,但到了京师,严茂青和顾清章都会想方设法争取他,皇帝也会十分关注此事,他极有可能会翻供。



    “绝对不能将他槛送京师,皇帝希望我这么做,但我肯定不能这么做。因为一旦这么做了就等于完全丧失了主动权,显得意图不明,严茂青和顾清章都不会领情,反而都会将我视为敌人。



    “如果将决堤的事报成天灾与河堤失修,推宁知府出去背锅,那么这火完全烧不到严首辅那里,我可能会有用人失察的罪过。而且最重要的是,等于什么都没做。



    “顾清章还是会作壁上观。



    “看起来,只能选择倒戈?



    “顾清章此时坐山观虎斗,没有足够的把握不会出手。而死人的口供就是绝对的把握,只有如此,两人的暗斗才能变成明争。



    “当然,风险也极大,如果严党这样都没倒,那我肯定是第一个遭殃的。如果严党倒得很彻底,被连根拔起,而顾清章又不保我,那我还是要遭殃。



    “能顺利过关的可能性,仍旧很渺茫。毕竟有个最大的变量是皇帝。皇帝虽然是棋手,但同时也算是裁判,完全没办法算计进去”



    李鸿运考虑许久,最终下定决心。



    反正错了也能重来,那就搏一下吧!



    “将严阁老授意你的事全都一五一十地写入口供中,签字画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