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明退兵 崇祯震怒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苏虎听到侦察营的汇报,他这段时间紧张的心,能放松下来。

  他真怕自己守不住汉阴防线。

  他后方就是汉中,汉阴防线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苏河进入四川的主力,也会被明军瓮中捉鳖。

  还好他坚持住了,挡住明军这几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的进攻。

  苏统领是太给力,短时间就把四川攻下,大明朝没有调集重兵的机会。

  这让明军觉得再打汉阴,已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派兵过去收复失地,我们要把兴安州丢失的土地全部夺回来。

  我们的土地,一寸都不能少。”

  苏虎派出侦察营,不断侦查明军的方位。

  他确认明军真的撤军,让侦察营与明军保持距离。

  哪怕周围有明军伏兵,他也有足够时间,安排部队调整队形。

  苏虎看到明军走得很苍茫,许多后勤物资,都没有来得及拿走。

  他派兵不断收复失地,赶到兴安州与勋阳府交界的地方。

  苏虎发现明军,都驻扎在勋阳府。

  很多营帐打着白幡,这难道是朱燮元死了。

  苏虎把军队驻守在兴安州白河县,防备湖广的明军。

  ………………………………

  大明京城,文渊阁。

  礼部尚书徐光启拿着一份报纸。

  “这是黄衣贼发行的报纸,我都已经拿到手三天。

  这是我朋友从四川带回来的报纸,他告诉我四川全丢了。

  报纸上面黄衣贼攻下四川的动作,和他经历的一模一样。

  黄衣贼大肆杀戮包括蜀王朱至澍在内的四川士大夫群体。

  内阁怎么还没有把这件事报给皇上。”

  周延儒听到徐光启带着质问的语气。

  他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这位还没入阁,就想掺合内阁的事务。

  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当朝首辅。

  周延儒冷哼一声,他语气不急不缓的说道:

  “军国大事,要等四川巡抚张论或是总督朱燮元上报。

  怎么能相信反贼自己的说法。

  他们说攻下京城,我们难道还相信。”

  徐光启皱着眉头说道:“三边总督洪承畴和陕西布政使陈奇瑜联名上奏。

  黄衣贼火器犀利,军队不是黄衣贼的对手。

  洪承畴建立一支以火器为主的军队,他收复被反贼占领的延绥地区,很快就能剿灭陕北的反贼。

  三边总督洪承畴的题本中,暗示了很多黄衣贼的信息,这怎么能不可信。

  四川巡抚张论已经被黄衣贼杀死,他还怎么上奏朝廷。”

  周延儒盯着徐光启,缓缓说道:“徐光启,你是礼部尚书,注意自己的身份。”

  徐光启看到内阁和同僚,都不爱搭理自己。

  他性子有些急,但不是傻瓜。

  他思考片刻,就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装糊涂。

  黄衣贼占领四川这个消息太重大。

  这必须要流程正确无误,他们才能汇报给崇祯皇帝。

  这种按照流程汇报,不会受到牵连。

  私自汇报的人,也可能在皇帝听到这个消息盛怒时,让他受到牵连。

  这些人都是内阁成员,还在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不考虑大明的利益。

  “我亲自去告诉皇帝这件事。”

  徐光启一甩袖子,他就走出文渊阁。

  这些懦夫怕担责任,他不怕担责任。

  大明已经千疮百孔,一年不如一年。

  陕西的动乱一直都没有遏制,现在从陕西崛起一股黄衣贼。

  黄衣贼和其他的反贼不一样,他们已经不是普通的反贼。

  这是有潜力推翻大明朝的反贼。

  黄衣贼做下的事情,已经传遍大明各处。

  现在也只有住在深宫中的崇祯皇帝不知道。

  茶馆的商人,这几天都在谈论黄衣贼。

  徐光启喝茶时,听到百姓在讨论黄衣贼。

  底层百姓有很多人支持黄衣贼。

  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土地。

  士绅极度仇视黄衣贼,拥有土地越多的士绅,仇视黄衣贼程度就越深。

  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让徐光启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徐光启通过太监向崇祯皇帝请示,他有重要事情面见崇祯皇帝。

  徐光启进宫许久。

  通政司官员小跑着来到文渊阁外面,他不断擦着脸上的大汗。

  通政司官员走进文渊阁,看到首辅周延儒,恭敬的说道:“首辅大人,朱燮元总督五百里加急。”

  通政司官员把朱燮元的题本呈上来,递给首辅周延儒。

  明朝文武官员上奏的题本,经由通政司点验,由内阁票拟,经过司礼监或黄帝批红,就能正式实行。

  周延儒打开题本,上面是朱燮元汇报与黄衣贼战事的情况。

  题本上的内容和黄衣贼报纸上的内容差不多,只是更丰富一些。

  四川不只是蓉城,夔州府也已经丢了,贵州总兵许成名,兵败四川遵义府。

  朱燮元提出几点建议。

  制造火枪大炮,只有装备火枪大炮,才能应对黄衣贼。

  他愧对皇帝,自裁殉国。

  推荐昌平巡抚侯恂接替他。

  禁绝黄衣贼一切宣传,他们的煽动性非常强。

  周延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