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牺牲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被押下去的李政又被押了回来。

  余文斌和李政一并站在下首,文帝脸色几变,想从二人的表情中察觉出某种他不肯定、实际也不存在的关联。

  李政一双眼澄澈,很是能表现他单纯直接的性子,见到这双眼,他就想起起初他是如何被张贵妃那张明艳的笑容吸引住、使计逼迫她的前夫和离的。

  他对张氏是有亏欠,但给她的荣宠也不低,对他们的儿子李政也是疼爱有加。李政同他的母妃张氏一般知足常乐下去,哪有今日这样撕破脸皮的境地?

  文帝失望地叹息了口气,太医令退下去之后他再未复食长生丸,此刻头脑再度变得昏沉,精神也恹恹的。

  文帝扶着额,喃声道:“如果一切如先前那般,多好……”

  余文斌垂着首,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讽刺地扯了扯唇角。一切如先前那样,是如他的主子李息病之前,还是之后?李息摔伤后病情越来越重,近日他才从匿名者手中获悉,原来李息病情加重,同他的兄弟们脱不了干系。

  至于具体是谁下的手,他也还在试探中。

  不同于余文斌的神色自若,二次被请回来的李政一脸不悦,他直直盯着他的父王,将心中的怨气全数表现在了脸上。

  文帝黑沉着脸,看到李政这种挑衅表情,冷哼一声,随手就将手边的药盏掷了出去,怒道:“你这个模样作甚?谁给你的胆子这样看朕!”

  药盏并未打到李政的身体,文帝身形不稳,左右晃了晃,又是一阵眩晕,看人的眼神浑浊且涣散。

  见他如此,李政双眸猛地一缩,他在军中见过太多濒临死亡的人,文帝这个模样,生气廖廖、神志混乱,直觉告诉他,他的父王命不久矣。

  想及此,李政活动了下心思,在这个时候他不能对着文帝干。李耽被流放,李元逸的生世被他在文帝心中埋了个怀疑的种子,如此,他的竞争对手不过李晤一人。

  也就是说,他只要趁父王故去之前取得他的信任,让父王对李晤厌恶,像李耽一样被废了王爵,皇太子立不立的,皆不打紧。

  李政嚎啕大哭:“儿臣什么也没做!那些话,都是那些人故意说给儿臣听的,儿臣本来不知什么发旋不发旋的。”

  八尺彪悍男儿蓦地大哭,滑稽又好笑。

  文帝撑着额头,抬眸看李政,知这个儿子是不像细心之人,眼中微有触动。

  李政哭声更响:“还有喝花酒……那、那也是有人勾着儿臣去的!父王啊,你说儿臣什么女人得不到,可是那个宋统领,说那百花楼的花魁是邳州人,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会弹邳州的古曲,儿臣想着母妃素来爱邳州曲子,他原先在军中是儿臣的属下,儿臣这才信了他,这才跟着去了。”

  他手指指着余文斌道:“父王,我哪知什么他的兄弟在花楼?你莫被人欺骗了!”

  李政难得脑子灵光了一回,利用文帝对他的冲动性子的了解,关键时刻奋力用自己单纯的一面争取文帝心里的偏心。

  文帝头晕脑胀,对他的话开始半信半疑。

  “你的意思,有人设计,请你入瓮?”

  李政抹了把鼻涕,“正是!一定是的!”

  文帝问:“那你说,是谁?”

  李政:“儿臣怎么知道是谁?总归是见不得儿子的人设的计!”

  他本想暗示是李晤,可说到此处突地面容一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地喃喃道:“是萧表哥见我喝酒,这事就这么巧,六弟转头就知道了?”

  文帝揉头的动作也顿住,双眸一寒。

  李莳同萧衍……似乎确实走得近了。

  李政误打误撞的,就这么在文帝处,将萧衍同李莳的亲密关系留了个印子。

  *

  尚且不知自己被文帝怀疑上,萧衍同李莳、李晤一道去了太后处朝她请安。

 &他的话开始半信半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