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怀疑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以朱雀街为中心,左右对称,长安有东市、西市。

  大魏建国后,先帝一举平定天下,而后秉承修养生息政策,降低赋税,鼓励民众贸易,又对外族开放,因而,大魏的商业空前发达。

  东市一派繁荣,市内,有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集聚着四方珍奇。不止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等,还有杂戏、琵琶名手、货锦绣财帛者。

  按规定,市内出售同类货物的店铺,皆集中排列在同一行,沈婳到了东市后,没做任何耽误,径直去了“锦绣行”的第七家店铺“锦多阁”。

  看着此店内华美大气的装潢,来往顾客如梭,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沈婳尚有些不可置信:没想到,这瞧起来很是盈利可观的店铺,连地带房,原先竟都是沈家的。

  也是,尤记得小时候,即使不是逢年过节,沈家的宴席也是丰盛至极,宾客盈门,热闹非凡,在长安城里风光无限。

  这是从何时渐渐没了呢?

  便是从永德二年,伯父与祖父相继病故之后。

  沈家现在由父亲这个这个织法是来自敦煌那处的随州,随州不是被风沙淹没了么,你们这手艺又是怎么来的?”

  “城虽然没有,人还在啊,我们的东家呀,往前便是随州人。”那人答道。

  确认了身份,沈婳眼中一讶,失态地咋呼道:“可是当真?我家中便有一人来自随州!姓刘,你们东家可识得?”

  “哎哟,还有这么巧的事儿呢,我们东家也是刘氏人。”

  三言两语间,沈婳就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小刘氏果真是此阁的东家,且名下不止这一店铺,连着的三间店的地全是她的。

  长安的店铺这种建筑或许不值钱,下头的地,却是永不动的产业,值钱的很。只要地在,这种产业便可以一代传一代,一直传下去。

  沈婳将做幌子用的几套衣裳定上,约好下回来取的时日,便离了锦多阁。

  出了店铺后,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扭头看着那“锦多阁”三个字,眼中怒意越来越甚。

  这哪是“锦多”?

  是钱多!

  是心眼多、手段多才得的不义之财!

  想她沈家,虽没人给她点名,她也明白,大房二房全指望她父亲沈时秋一人的俸禄生存。虽说大家伙是衣食无忧,是活的体体面面,但比起她小时候见到的家族荣光来看,如今的沈家就只剩个宅邸算是保住罢了。

  沈婳盯着店铺名,在心中怒哼一身。

  转身时,一个没注意脚下,在下店铺门前的石阶时一步踩空,而后踉跄,立刻一个往前扑。

  婢女锦兰没来得及拉住她。

  慌乱中,沈婳瞥见旁边的白袍衣摆,她一个伸手,大力将其拽住……

  “嗯——”

  随一声闷哼在头过,谢家三郎此番也去了离宫的。

  她堂姐都没回来,证明圣上的队伍还在铜川,那这谢三郎怎么就回长安了?这个时辰正是上值时辰,他跑来采买?

  谢迈一言不发,清冷的眸光落在这位见第一次面的小娘子身上,心中想着她认识他的途径有哪些。

  她认识的,不该是他本人,而是他在这长安的“分身”谢穆。

  而她这张脸,倒是有几分眼熟。

  思忖片刻后,谢迈蓦地开口:“沈娘子怎么也在这?”

  沈婳道:“我来做衣裳。”

  他赌对了。

  这是那沈家娘子的亲人。

  谢迈看她背后一眼,摸不准此人与谢穆的关系究竟如何,便就随意答她方才的问话:“我也是来做衣裳。”

  沈婳哦了声,这才问他:“你没事罢?”

  她视线在他身上上下扫,见他白衣衣摆、袖口、鼻尖都沾着灰,又忍不住笑道:“你好狼狈。”

  谢迈抿唇,心中在对沈婳的“冒冒失失、自私自利”的眸光落在这位见第一次面的小娘子身上,心中想着她认识他的途径有哪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