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来自于后世的快乐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黄班主知道,这是场面太大,让小玉一下子就慌了神。



    其实一般来说,戏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很强的,尤其是在梨园这里,每天面对不知道多少达官贵人。



    可就是梨园的名头太大,大家也很习惯满场的感觉。



    突然梨园最大的戏楼被人给包下,这等震撼只有经常在梨园的戏子才能清晰感受到。



    这也导致小玉这刚出场,就有些懵了。



    黄班主很急,稍微懂点戏的,都知道这是开局就演砸了,然而坐在雅座的朱英,倒没有多大的感受。



    他对于戏曲兴趣缺缺,毕竟后世经受那么多的网络轰炸,戏曲这样的古典艺术,多数人并不懂得如何欣赏。



    前世朱英刷短视频的时候,一看到跳舞的小姐姐目光就移不开了。



    不能说戏曲不行,只怪那厮过于撩人。



    朱英仔细瞧了瞧台上的小玉,内心并未有多大的波澜。



    现在的戏曲,讲究的是个浓墨油彩,妆一画本来样子完全就看不清了。



    大多数的脸谱都比较固定妆容,只有那些经常听戏的,才能有所琢磨。



    台上,小玉愣了一下后,当即反应过来,只是这个时候也不可能说重来,只得是硬着头皮继续。



    拜月亭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元代关汉卿作。



    主要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秀才蒋世隆悲欢离合的婚姻爱情故事。



    对于这样的戏码,朱英倒也看的有几分乐趣。



    这种元杂剧的形式,跟话剧很是相像,奔着无聊看看,却没想到一口气看完了。



    能够一直流传的剧本,自然有它的精彩之处,梨园这里聚集了最优秀的戏子,即便是朱英这外行人,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等戏子都下台了,朱英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日到梨园是为了改造东宫的事。



    便就随口对就旁边的宋忠问道:“方才看戏的时候,是否感应到了这戏楼的妙处。”



    宋忠是个看戏老手,对于梨园并不陌生,随道:“这戏楼的施工很普通屋子不同,有专门的一帮子人,这些人你造出来的戏楼,就能让戏子在台上不费太大的力气让更多客人听清楚。”



    朱英抬头看了看戏楼上的天花板。



    天花板并非是普通的建筑模样,而是一种叫做藻井的东西,藻井的外观是八角形,自上而下层层叠收,乍一看就像一个大喇叭。



    显然能够设计出来这种有着扩音效果的装饰,必然是很懂行才行。



    这样的知识,普通百姓根本连接触的机会都没有,多数都是家传。



    甚至有可能造这东西的人,都不知道这其中原理,是祖上摸索出来,后人照猫画虎。



    “好,我要重建东宫,打算在正殿那里,建造一个如同戏台这样的大屋子,至少要有上千个座位。”



    “等到时候我在前头讲话时,要比这里的效果还要好,能够让大多数人听到。”



    “你既然懂得一些,那找人的事情,就由你来吧,务必将此事办好。”



    “三月之内,我要看到重新修建的东宫,可能做到?”



    朱英对宋忠吩咐道。



    宋忠不懂他知道,但宋忠是锦衣卫镇抚使。



    在锦衣卫这个衙门里,能人异士非常多,而且跟三教九流的联系很是密切,毕竟他们需要大量的情报,而跟下道这其中原理,是祖上摸索出来,后人照猫画虎。



    “好,我要重建东宫,打算在正殿那里,建造一个如同戏台这样的大屋子,至少要有上千个座位。”



    “等到时候我在前头讲话时,要比这里的效果还要好,能够让大多数人听到。”



    “你既然懂得一些,那找人的事情,就由你来吧,务必将此事办好。”



    “三月之内,我要看到重新修建的东宫,可能做到?”



    朱英对宋忠吩咐道。



    宋忠不懂他知道,但宋忠是锦衣卫镇抚使。



    在锦衣卫这个衙门里,能人异士非常多,而且跟三教九流的联系很是密切,毕竟他们需要大量的情报,而跟下层打交道自然情报来得快。



    “殿下放心,臣一定按时完工,做到比这戏台更好的效果。”宋忠当即作揖回道。



    锦衣卫衙门本来就是陛下,太孙亲信,任何事情都要为主上分忧,这是他们的职责。



    朱英起身就准备回宫。



    郭忠适时问了句:“殿下是回宫里就膳,还是感受一下这梨园美食,老奴听说这梨园的饭菜很是不错,找的都是各地有名的大厨。”



    别看这梨园是归于内帑,也就是朱英名下。



    其实上朱英麾下置办的产业,已然是多不胜数。



    本身钱钞对朱英来说都是自家印的,现在白银跟宝钞的兑换都是一比一了,是以朱英这些年直接安排了几个投资方向跟计划,然后就交给了张伯去做。



    是以现在内帑所掌控的产业,在大明全国,名册加起来几个箱子都装不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相当于裁判亲自下场了,其他的商人根本没有竞争优势不说,真要有那懂得商道才人,也抵不过这滔天权势啊。



    对梨园是什么个样子,朱英还真不知晓。



    “行吧,来都来了,现在也是饭点了,让这边安排吧。”



    “老奴遵令。”



    郭忠转头对身后的宦官使了个眼色,宦官当即缓缓后退离开。



    外边等候的前院管事看到宦官出来,当即恭声道:“公公,里头的大人可是有什么安排。”



    在朱英身边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官宦,可在这外头,那就完全不同了。



    “嗯,公子说了,晚膳在这就吃了,你去将这里头最好的菜肴都给上一份。”



    “还有把这里的红牌叫来给公子奏乐助兴。”



    宦官吩咐着说道。



    前院管事躬着腰,迟疑了片刻问道;“不知公子对方才先上台的戏子,可有什么评价。”



    “那花旦的琴技在梨园也是响亮,不知可否让她前去。”



    小玉在梨园极为出名,许多勋贵的公子哥都被迷得五迷三道,毫掷千金扬言为其赎身的可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