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超越时代的火器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



    吴城。



    随着正月的到来,这里四处开始张灯结彩,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



    毕竟朱元章也来了,作为大明皇帝,当然要把排场搞起来。



    不过这里的汉人百姓并不多,大多数都是路过的商人。



    只是听说陛下南巡到了吴城,并且还会在这里过年,越发多的大明商人朝着这边赶了过来。



    对于他们来说,陛下在的地方,就会有一种家乡的感觉。



    海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舒服,他们长期漂泊在大海之上,总是要面临数之不尽的危险。



    这些危险有些是来自于大自然,有些则是来自于其他商人。



    虽说在靠近大明的海域,因为大明水师的镇压,不存在什么海盗之类的,但是海上的事情,谁能管得了那么多。



    茫茫无际的大海之上,别说是死几百人,哪怕是数千上万人,也不会有任何的响动。



    大海是最好毁尸灭迹的地方,朝着海面一丢,什么都不需要管了,哪怕是包青天再生,狄仁杰现世,也不可能查出任何的蛛丝马迹。



    因为开海的关系,加上现在大明的工业越发繁荣,也变相的刺激了海上繁华。



    万国商船来往更加的密切,但凡是沿海的国家,都会投入到这海上贸易中来,巨大的利益推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海上丝绸之路。



    比起做买卖来,毫无疑问黑吃黑来得更快。



    也许只需要打劫一条商城,就会获得难以想象的财富。



    大明的商船并没有那么好打劫,一般来说都会配备强大的火力,火绳枪或者火炮,普通商船连近身的机会都没有。



    好在一般来说大部分大明商船都比较讲规矩,很少会有打劫的举动。



    或许是因为看不上,或许是因为忌惮大明律法。



    而在大明,除开丝绸,茶叶,瓷器等暴利润的货物之外,目前最流行的火绳枪,更是暴利中的暴利。



    火绳枪随着不断的装备军中,已经是在大明军队彻底的扩散开来。



    并且大量的兵工厂于各省建立。



    火绳枪的工艺说起来并不算复杂,主要还是在设想方面,即便是颗粒火药,也只需要几次摸索就能达成。



    唯一有点技术难度的,大概也就只有火弹了。



    只是随着大明的火药工匠越来越多,火弹的技术保密也很难不泄露。



    这年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律法都没有束缚的可能。



    一些大的家族,已经是在暗中开始构建火药工厂了,然后通过海上贸易卖给其他国度。



    工艺粗糙不是问题,价格昂贵也不是问题,这些地下工厂所产出的火绳枪,已经成了最受欢迎的货物。



    即便是朝廷已经发现这样的违禁品存在,并且开始进行严查,甚至于不少家族被发现而导致满门抄斩,后继者依旧趋之若鹜。



    地下工厂的建设,也变得更加的隐秘起来。



    >

    这年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任何律法都没有束缚的可能。



    一些大的家族,已经是在暗中开始构建火药工厂了,然后通过海上贸易卖给其他国度。



    工艺粗糙不是问题,价格昂贵也不是问题,这些地下工厂所产出的火绳枪,已经成了最受欢迎的货物。



    即便是朝廷已经发现这样的违禁品存在,并且开始进行严查,甚至于不少家族被发现而导致满门抄斩,后继者依旧趋之若鹜。



    地下工厂的建设,也变得更加的隐秘起来。



    这些地下工厂的选址,往往是在人迹罕见的地方,远离大明城池,搜寻的难度很高。



    甚至有一些大家族,干脆找海上偏僻的荒岛,在上面建设火药工厂,然后走海路进行贩卖。



    这样一来也能很大程度的避免在港口就被查探发现。



    目前来说,火绳枪的技术不管是在南洋地区,亦或是在更遥远的国度,都开始蔓延开来。



    毕竟这样的单兵作战神器,或许在大规模的军团战争上表现要差劲一点,可小规模的对战上,几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最主要的是造价。



    火绳枪的造价低廉,抛开人工来说,一两银子就能造几支了,况且地下兵工厂还会对材料进行节省,根本不会说考虑耐用,只要是能够开火,也就无所谓了。



    这些火绳枪出厂是不会通过检测的,更不会有什么试射,只要是做出来了,就只能进行贩卖。



    对于炸膛来说,早已经是司空见惯。



    是否在瞄准敌人的时候把自己打死,这个就需要看上天的垂怜了。



    不过一般来说,至少在前面十几发,还会是比较稳定,毕竟多数是劣质材料,承受不住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更加符合火器走私商贩利益。



    若是一把火绳枪还能用上个一年半载,搞得跟官府制作差不多,那后面的怎么卖得出去。



    “还真是没有什么安全感啊。”



    朱英带着几个侍卫在吴城内散步,视线所见的商人,包括他们的护卫们,几乎清一色的都带着火绳枪。



    不仅仅是汉人,包括是其他国度的商人。



    毕竟这里不是大明直属领地,没有禁枪的律法,显然朱允炆跟吕氏也都没有在乎这么多。



    “虽然他们所携带的火绳枪看上去很粗糙,但随着需求的出现,好的枪支将会逐渐淘汰其他的残次品。”



    “在利益的推动下,发展出精品火绳枪并不会需要多久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