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谁是元凶?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内阁这边,刘春出列道:「陛下,听说永平府有地方凶徒,冲进官办矿窑***掠,滋事生非,地方府、县两级官府出面拿人,如今正等调查背后指使者。」

  朱四道:「怎么朕听闻的情况跟刘阁老所说有些不同呢?不是说地方知府贸然开矿,导致民怨沸腾?听说去的全都是就近村落的百姓,一群手无寸铁的百姓,居然成了凶徒?其中是否存在隐情?」

  刘春坚持到:「陛下,此等事,还是应当等地方官府报上来后再行勘定。」

  朱四没好气地道:「御史言官已上奏

  ,还要等什么来报?永平府知府衙门的报告吗?孙部堂,这就是你举荐的打理矿窑之人?」

  朱四随即将矛头对准孙交。

  孙交走了出来,一脸为难之色:「老臣也不知为何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境地,若是真有滋扰地方的事情,不如……由朝廷派员前去查探清楚。」

  林俊跟着出列:「陛下,既然开矿之事导致地方民怨沸腾,应将开矿之事叫停才可,否则此等事将来定会接连发生!」

  皇帝开了个头,刘春和孙交出来属于搅浑水,想大事化小,而林俊则跳出来要把事情往另外一个方向推,不计较地方官府交接产生的错漏,也不管朱浩带人开矿过失,只论矿山扰民,要叫停整个开矿之举。

  朱四显得很不耐烦,却一时没有出言置评。

  过了半晌,朱四看着一直立在那儿等候问责的孙交:「孙卿家,你认为应当派谁去查此事为好?」

  孙交道:「回陛下,老臣认为,若是以法司之人前往,难免引起地方百姓惊恐,也不可以厂卫前去,陛下最好是委派一名在民间声望尚可,且为人公道,不涉及地方矿产利益之人,如此方妥当。」

  朱四道:「那就让唐寅去吧。他现在没有在朝为官,朕给他委派个差事,也不给他具体的官职,让他去查明事情原委……诸位卿家可有意见?」

  内阁大学士费宏出列道:「陛下,若是朝廷委派一名没有官职的人前去查案,只怕于法理不合。」

  有心人听出些门道。

  难道皇帝是想借机,再给唐寅官职?现在探讨的问题,难道不是用不用派人去的问题?怎么一上来就讨论起派谁去的问题了?

  朱四显得很坚持:「朕对唐寅承诺过,只要他不愿意,不会再让他回朝当官,就算现在有差事交给他,朕也不能违背之前做出的承诺。就让锦衣卫派几人随他去,另外……朕认为从翰林院中抽调几人前去探访,随唐寅一起,应该最为稳妥。」

  既要派唐寅,还要派翰林院的人去?

  这是什么路数?

  只是因为地方有百姓去矿场闹事?

  就算真的要查事情原委,难道不是让刑部的人去最为合适?或者六部中抽调人手也行,怎么偏偏选中翰林院的人?

  孙交道:「老臣赞同陛下的意见,翰苑中人多步涉及朝堂纷争,老臣举荐翰林侍讲杨慎,以及翰林编修徐阶二人。」

  众大臣目瞪口呆。

  随即他们好像明白什么,感情皇帝跟孙交的对话,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吧?下最好是委派一名在民间声望尚可,且为人公道,不涉及地方矿产利益之人,如此方妥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