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杀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去年赵亥在朝堂上提出的想法,白起也是听过的,虽然很完美,但他觉得太过理想。

  要知道人心还是有恶的层面存在,朝廷是可以照顾贫困老百姓,发放贫困金,可这难免会让更多人动起邪念,暗中作假。

  实不相瞒,白起甚至还听到过一些大臣暗地里嘲笑赵亥的想法,觉得幼稚。

  这种太过完美的想象,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

  就算能实现,朝廷也没有那么多钱去支持。

  贫困的百姓总是占多数的,人人都来跟朝廷要钱,朝廷不得被拿空?

  所以,赵亥的想法提出一段时间后,朝廷也就声势大雨点小,压根没有做出实际成绩。

  而下面的百姓也一样,一开始翘首以待,现在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话。

  不过好在关于赵亥的想法只有长安百姓知道,而他们也没渠道把想法传到其他城池。

  再加上天子脚下的百姓非常忠心赵亥,对赵亥异想天开的想法觉得感激,但人人都清楚没那么好实现,所以他们并不怪赵亥,心中也并没有降低赵亥的霸气英勇,反而觉得他是真心希望百姓过上好日子。

  赵亥一脸正色。

  “自然有关系,当前不可能再打仗,保守估计,十年之后就能再度发动战争。

  朕要通过战争,收敛番国大量钱财,推动朕的所有想法。”

  白起想了想,脸上更是迷茫,摇摇头道:“陛下,臣还是不懂。

  经历汉蜀两仗,国库空虚的事他是知道的。

  而且汉蜀两国处得来的钱也都用在了修灵渠以及修路上,当前压根就不是发动战争的好时机。

  将来民生一块发展的好,兴许五年就能再度对外开战,倘若发展的不好,二十年都未必能再发动战争。

  而且只要发动战争,他就有信心让大秦不败!

  但这和赵亥靠战争推动之前的想法一事,没啥关系。

  要知道,战争是会死人的,也是需要消耗大量钱财的,不应该会使大秦人口变得更低,经济更加萧条吗?为何赵亥会说出这话来呢?

  赵亥解释:“只要发起战争,对战败国要求赔偿,用赔偿来的钱来推动民生发展,这是一个很可信的计划。

  但当前军队制度若不改革,十年后,二十年后,甚至是百年后,战力依旧和今天的水准是一样的。

  咱们大秦不变,你又如何能知道其他番国制度不变?

  倘若几年后,对方的军队有了质的飞跃,而大秦的军队依旧处于同一水准,如何胜利?国家如何强大?

  只有改革,那咱们才是先行飞跃的那一个!将稳坐霸主地位!”

  赵亥说的义正言辞,以白起的见识,他相信他能听得懂。

  果然,白起倒抽凉气,他终于明白了赵亥的想法,是想先改革军队,让军队整体质量提升档次。之后等国情允许了,再利用雄兵攻打世界各地的番国,获得大量钱财,持续推动大秦民生发展。

  以仗养仗,以别国的衰败,创造大秦的繁荣,让大秦百姓幸福安康。

  陛下的奸计,哦,不,想法,还真是好啊!

  如此看来,军队改革确实是有必要的,因为必须要保证赢,一旦输了,那亏空的就是自己,所以必须要赢,想赢就必须要改革。

  “怎么样?这事如何?”赵亥笑道。

  三审六部那边没有意见,主要是武将这边,毕竟军队改革涉及到了利益,是武将们的事!

  不过赵亥觉得,对于改革完全按兵种区分,对白起来说,应当能想的明白,利大于弊。

  而且他们再也不需要去务农,以后只要安心训练,需要打仗的时候听从调遣就可以。

  如此说来,是比以前更加轻松舒服的。

  同时,钱也变得更高,完全够支持一家老小开销。

  原本,府兵制农耕的时候,朝廷是不发放士兵俸禄的,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给钱,所以士兵们在农耕时就是一段空窗期,没有经济来源。

  而现在也可以说是从某种程度上给他们提高了工钱。

  想了想,白起拱手道:“陛下,能否把这计划详细说于臣听一听?”

  白起不是蠢人,一下就分清利弊,到底不会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