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崇拜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自先皇以来,我等不过只能在学室书堆之中打转,以娱平生罢了。”

  曹景春的声音,顿时引起附近几艘画舫之上的人的赞同。焚书坑儒以来,大秦只允许一种学说流行,那就是法家。

  同时百姓之间不得仪政,也不得私下进行大量的学术讨论。

  这种情况直到先皇殁后,赵亥登基,才得到部分的缓和。在整个过程之中,读书人的地位,都是一再降低。

  “我等读书人,要权无权,要爵位没有爵位,要钱也没有钱,谁人会听我们所说?”

  “现在大秦如此多贪官污吏,权臣保持朝政,我等能做的,也不过只有在私下,写写文章骂上几句罢了。”

  “唉,我们读书之人,地位实在低贱。”

  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赵亥可以听得出来,他们的内心当中,怨念比较深重。

  不过他们当着多数人的面,也不过说的太过放肆,都是委婉含蓄表达就是。

  赵亥此时听着周边几座画舫的议论,仔细想了想曹景春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这个时代还没有科举制,大秦以武扫荡六国,武人军人的地位,要远远高过普通读书人。

  读书人想要入朝为官,基本没有可能。权臣现在也基本都是世袭,因此读书人处境非常艰难。

  赵亥忽然对众人振臂一呼,说道:“诸君,我等读书人,剑折不改刚,月缺不改光。不可以遇到一点低迷时势,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

  “只要你我尽力,大秦必然有我们一番作为。”

  “自春秋战国以来,六国丞相,乃至谋士门客,无一不是饱学之人。”

  “天地之大,岂能有我们读书人无可为的道理?”

  “且都忘记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子老子等世人皆尊的圣人所在的年代?”

  “若是我等持续努力,以大秦的稳定和平,早晚能够恢复当年的兴盛。”

  赵亥一番话,也是打动了部分读书人。

  他们如梦初醒般看着赵亥,他们知道,赵亥说的没错。大秦的武功勋贵再高,治国靠的还是读书人。

  商鞅曾经是,李斯曾经是,冯去疾也曾经是。

  赵亥没有否认读书人当下的艰难,而是告诉众人要在低谷时刻奋力前行,不要自暴自弃。

  赵亥继续说道:“我希望,我大秦的读书人,都能够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就发一分光。”

  “到时候,万千萤火如炬,最终就能够起到让大秦国泰民安,永远繁荣昌盛的作用!”

  赵亥的声音振聋发聩,就好像一道惊雷一般打在了曹景春的身上。

  曹景春看着赵亥,浑身都发麻,眼神之中说不出的震惊震恐。

  赵亥说的对,作为读书人,不应该被当下的环境和局势影响,而应该尽可能尽自己的一分力,一分光,去为大秦做点什么。

  不能如朝为官,出将入相,那就写点文章,帮助大秦分析时政,抨击贪官奸臣。

  不能写文章,就教书育人,给后来的种子,洒下文明的智慧。

  而不是长吁短叹,整天到晚,抱怨大秦国主如何如何的不优待读书人,读书人如何如何遭受权贵欺压。

  曹景春眼神大动,目光之中都是钦佩之色。

  “赵兄,真乃大智慧也。”曹景春再次对赵亥鞠躬。

  慕容沁心听完赵亥这一番话,也是美眸泛彩,神情激动。

  “今后,我知道读书人的路应该怎么走了。感谢您,老师!”曹景春对着赵亥,躬身一礼。

  几艘画舫上的年轻人、读书人,以及两岸的众多读书人,看到曹景春如此,也都齐齐鞠躬,对赵亥说道:“我等知道读书人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了。感谢老师!”

  赵亥欣慰的看着他们,笑着说道:“我等读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已。”

  “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赵亥笑了,所有的读书人,都笑了。

  从赵亥的身上,他们看到了圣人的影子,看到当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智慧闪烁之光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诸君勉励就是。”赵亥最后吟诗一句,鼓励过这些年轻人。泛着微佩之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