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四十二章

  九月过去,谭丽娘新婚的第三天就进入了十月。别人家都是十一月才开始生炉火,谭家却一向是进入十月就生炉子取暖,因为呦呦怕冷。

  谭家的炉子是呦呦来到这个世界后看到的第一样和现代极为相似的事物。一开始呦呦还以为这个世界也有其他穿越者的存在,后来才知道,火炉这个事物已经在栎阳县这里流传了近百年了,并不是现在才有的。

  炉子一般都是安在厨房的灶边的,这样能避免炉子的烟气传到屋里去。一只直径三寸多的铁皮炉筒子从墙里穿过去在睡觉的屋里留出大概一尺左右的长度,然后一拐,另外一头通着炕,和大锅灶的原理是一样的,利用炉火的热气和烟加热,使炕热起来。

  呦呦觉得劳动人民的智慧最伟大最值得歌颂,要是在现代,她能写出一篇一千五百字的小论文来歌颂。

  今年也不例外,十月一到花坛两家就开始生炉子了。不过因为陶陶和呦呦白天的时候多数是在花家院子陪谭丽娘的,而怀宇和怀瑾白天还要上学,所以谭家两个屋子的炉子并不一直热着,只有等人晚上回去睡觉了,才会提前烧起来。

  到了十月二十的时候,气温突然陡降,北风呼啸了一早上,中午时分开始飘起雪花来。呦呦坐在炕上透过玻璃往外看着,用一种十分得意的语气跟谭丽娘说:“得亏我怕冷咱家才早早生了火盆吧,不然下起雪来都要冻死了。”

  “是!多亏了你!”谭丽娘随意附和着,并不打击她,毕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情。她正在陶陶的帮助下做一件棉衣,看尺寸和款式就知道是花易岩的。

  谭丽娘也是成了亲之后给花易岩清理箱笼,这才发现他柜子里的衣服都还是十年前的旧衣服,早就小了,袖子短了一大截不说,连扣子都系不上了。想想也是,十多年了,没被老鼠啃了也是不错了。

  至于花易岩现在穿的衣服,都是从县里成衣铺子里买回来的,不结实不说还贵还不合身,不是肥了就是短了的,看着相当不利索。面对这样的状况,谭丽娘不得不叹气,以前没嫁过来不知道,现在嫁过来了当然不能这样。后来问花易岩怎么没买冬衣的时候,花易岩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这不是冬天还没来,成衣店里还没有卖的。”

  谭丽娘也是很无语,只好先把谭耀宗的衣服给他暂时穿两天,自己和陶陶赶工似的给他做衣服。

  呦呦在窗户前边看了一会儿雪,挪回来凑到谭丽娘身边,神秘兮兮的,“娘,我问你个事啊?”

  “嗯,什么事,说吧。”谭丽娘正在絮棉花,头都没抬地应道,同时还往旁边推了一下呦呦,“往边上去,蹭一身棉花不好摘。”

  “爹到底有多少钱啊?居然能安得起玻璃窗户和地龙?”呦呦很是好奇。先不说定亲是送到谭家的那些聘礼首饰,也不提还算普遍的地龙,就说玻璃窗吧,肯定花不少钱,毕竟玻璃工艺在这个时代还不成熟,一扇玻璃窗够一个普通三口之家吃半年了,更何况一件屋子的三扇玻璃窗。

  谭丽娘终于从手里的棉花堆中抬起头来,“你问这个干吗?有人问你了吗?”谭丽娘以为是有人想要从呦呦口中打听家里的状况,也是怪石头哥哥太张扬了,别人想要打听也正常,她就怕呦呦胡说些什么。

  “不是,没有。”呦呦猜到谭丽娘心中所想,连忙摆手,“是我自己好奇。我总觉着,爹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小兵那么简单。”

  谭丽娘听说不是外人让她打听,就放松下来,轻轻“嗯”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回答“小兵”的那个问题,直到她絮完了一只棉衣袖子,才支起身来捶了捶自己的后腰,呦呦见状立刻跪到她身后去给她敲背捶腰。

  “地龙不算贵,一半人家攒两年也安的起。玻璃窗贵点,不过还有更贵的呢,他前天给了我一张房契,跟县学只隔了一条街。”

  这下子就连一旁认真在做活计的陶陶都吃惊了,“房契?在县城?这得多少钱啊?”

  谭丽娘直着腰歇了好一会儿,又捡起一块棉花接着做活,“他说是看日期是定亲之后,一个两进的院子,离县学挺近的,说等你哥明年春天去县城读书的时候住。”

  陶陶和呦呦面面相觑,这手脚也太快了吧?买房子可是大事呀。然而,花易岩不止买了房子,还要盖房子。

  “他还说明年春天把中间这两间厢房拆掉,再起一座东厢房,然后两个院子合在一起,重新中间开一道大门。”谭丽娘把花易岩对未来生活的设想都同她俩说了。

  “那娘你怎么想的?”呦呦问。

  “我,爹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小兵那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