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同室操戈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燕京。

  洛瑾瑜已经回来三天了。

  这三天,她放弃一切社交娱乐,甚至也不再为进驻剧组做准备,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录歌。

  夜幕降临后,洛瑾瑜从录音棚里走出来。

  跟在后面的李青青从包包里摸出金嗓子喉宝,撕开包装,挤出一颗,递到洛瑾瑜嘴角,心疼道:“含一颗,保护好嗓子啊。”

  这三天,洛瑾瑜重录了N遍《明月几时有》。

  每录一句,她都先仔细听一段录音,然后反复录。

  音乐总监刘宇很好奇,询问一番后才知道,那是楚帆的录音。

  洛瑾瑜走后,录音棚里。

  回放洛瑾瑜录好的人声,刘宇忍不住去播放洛瑾瑜留下的楚帆的录音。

  录音里,楚帆使用两种唱法演绎《明月几时有》。

  洛瑾瑜完全就是在依葫芦画瓢,学楚帆的两种唱法录歌。

  哪种唱法好学,洛瑾瑜就学哪种,融合成一首歌。

  “两个都是人才啊。”刘宇惊叹,周榜推出,公司决定拿《明月几时有》去跟那些磨刀霍霍的歌手们碰一下,所以刘宇今晚得跟录音师加班加点做好后期。

  录音师在处理后期的时候,刘宇坐一旁,仔细听楚帆的录音。

  录音里的第一种唱法,楚帆把平淡自然的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愧是原创,《明月几时有》作为传统哲学追求的境界,他这种唱法深深地融入到艺术欣赏的方方面面。”刘宇越听越震撼。

  《明月几时有》太美了,假设在演唱这首歌曲中听到夸张的换气,刻意的转音,还能打动听众吗?

  刘宇一听楚帆的演唱便知道,这个人,经过了严格的声乐训练,有着科学的发声方法。

  颤音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唱每一句尾音时,都巧妙地运用了颤音技巧。

  颤音是利用气息与喉结的配合,使声音产生波动感、起伏感,这是抒情歌曲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

  在发声时,如果气先于声出,气多声少,就会发出气声,它使歌声更柔媚,更动人心魄。

  楚帆的第一种唱法,是典型的气声唱法。

  在演唱“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句时,气声唱法的运用和尾音的处理尤为明显,尾音“年”字带有明显的气流声,声音色彩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

  气声唱法的运用使得这首歌曲更富有感染力,像是发自心底的声音。

  楚帆的换气非常迅速,歌曲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换气在半秒内就能完成,几乎不能发现他的气口。

  仔细去听这首歌,会发现他在唱这首歌时几乎是没有“呼吸”的,在听觉上非常干净。

  这种唱法,咬字清晰、字正腔圆,听楚帆唱歌根本不用看歌词。

  楚帆演绎《明月几时有》的第二种唱法,何年”一句时,气声唱法的运用和尾音的处理尤为明显,尾音“年”字带有明显的气流声,声音色彩暗淡、虚婉,甚至带有一些哑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