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长允十六年冬,气候苦寒。时日江河俱冻,霜雪害稼桑,民冻死者无算,诸省灾情迭起。朝廷雷霆火速下诏赈灾,遣户部尚书顾池生躬身南下前往安抚灾民。

  如此历经数月,天下方归风调雨顺。

  翌年仲夏时节,酷暑难消,唯夜间可乘风凉。

  穆京城太液池畔五龙亭中央,四名婢女殷切地打着宫扇。一身明黄盘领窄袖袍的男子横卧美人靠,头枕一双玉腿,手执一方奏本,将之覆于眼上遮挡烛火光亮。待一颗葡萄送至嘴边,便启唇啜食,好不怡然。

  过不一会儿,他似是昏昏欲睡了,捏着奏本一角的手渐渐松垂下去。眼见那青色绢本就要滑落池中,玉腿主人急急“哎”了一声,弯身往半空一捞,准准接起。只是方才剥过葡萄的手尚且湿漉,难免弄脏了扉页。

  湛明珩闻声迷蒙睁眼,见纳兰峥正嗔视着自个儿,便再往她腿上拱了一下,换了副更舒坦的姿势,咕哝着说笑道:“卫洵的折子,丢了也罢。”

  纳兰峥斥他一句“不务正业”,随即拿锦帕揩了揩手,摊开奏本就着烛火瞧了几眼,合拢后搁去了一边,垂头与他道:“这防灾工事的设想不错,我看可准。”

  湛明珩自然也是这般想的,嘴上却很敷衍,打了个哈欠连“嗯”三声,闭上眼道:“你说准就准了吧。”完了似想起什么,继续道,“我书房里头还有一沓奏本,明早叫人挪去承乾宫。”

  她这下有些恼了:“你就晓得折腾适修,他白日在云戎书院念书,回来还得受东宫先生训诫,如今竟连折子也要替你批阅了。”

  他抬起一丝眼皮,冷冷瞅她:“就你懂得体恤儿子?你可莫忘了,你夫君年轻时候也是这般的,可曾有谁心疼过我?”

  听这话意思,敢情他是预备将这传统祖祖辈辈地延续下去了。

  纳兰峥闻言记起幼年身在云戎书院的那番光景,想想彼时的确如此,又知湛明珩虽素来嘴上严厉,实则心内不知如何心疼这个长子,便也不与他计较了,只低哼一声算过。

  湛明珩便趁势卖惨,捶捶腰背,感叹道:“如今却是老了,经不起累了。”

  她狠狠掐了他腰腹一把:“那你一会儿回了寝殿可莫要再生龙活虎。”

  他被她掐得痒,睡意也没了,干脆爬起来,揽过了她的肩笑道:“不成,我也就这点用武之地了,你不给我使谁给我使?”

  婢女们闻言脸颊微微一红,只觉四面晚风都热了起来,连带一池的荷花也都似娇艳生光。

  纳兰峥偏头瞪他:“我瞧你是只老了层脸皮,十堵墙也不及。”

  湛明珩听罢抖抖眉毛,忽是一个起身将她打横抱起,笑往亭外走去,见她想挣,便愈发朗声道:“皇后盛情相邀,朕却之不恭,回宫回宫!”

  翌日复是炎热难耐,云戎书院里,陈先生讲了昨年冬的雪灾,请学生们下学后拟一份疏灾策论,后日一早呈上。完了与跟前锦衣华服的小少年道:“这份策论,太子殿下便免了。”

  学堂内无人有异。毕竟众人皆知,昨年朝臣们呈了十数份疏灾策论,均未得陛下首肯,反是时年十四的小太子获了圣言赞许。而这数月来,诸种赈灾手段大多出自此份精妙策论。

  这等惊才绝艳的学生,又是如此尊贵的身份,也只东宫那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够格教诲,便圣上给书院下了旨,此地的先生们也绝不敢妄言,更无论布置什么学问。

  如今到底不是当年被圣上那假身份耍得团团转的情形了,他们哪里能不尊敬。再说了,听闻陛下本意也并非欲令小太子到此做学问,而是叫他与书院里头的公侯伯之后们打交道来的。

  湛适修闻言淡淡“嗯”了一声,倒也无甚居傲姿态。却是完了不知何故忽然偏头瞧向学堂的南窗,看了一眼窗边若有若现的一朵发髻,继而略沉吟一下,问道:“先生不须我将此前呈与父皇的策论誊写一遍给同窗们瞧瞧吗?”

  陈笃闻言一骇,赶紧道:“如此自然好,便劳请殿下忙碌了。”话是这么说的,心内却奇怪嘀咕。十五岁的太子殿下较同龄孩子早成,性子亦比当年顽劣的陛下沉稳些许,如何此番忽这般露骨地自我彰显起来。

  只见湛适修再往南窗瞥了一眼,干咳了一声道:“既如此,先生可否容学生先行回宫取来策论书?”

  就他那好记性,还须特意瞧着策论书誊写?况且了,便真要如此,叫宫人送来不就得了。怕是太子殿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