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寿宴 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打仗时要得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机行事,使乱顺我之意,我便乱中取利。动荡之际,数力冲撞,弱者依违无主,散蔽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日:“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如: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皆此计也。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此计引本卦《彖》辞:“巽而止,蛊。”其意是我暗中谨慎地实行主力转移,稳住敌人,我则乘敌不惊疑之际脱离险境,就可安然躲过战乱之危。“蛊”,意为顺事。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尚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如。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此计引此卦辞,是说对小股敌人要即时围困消灭,而不利于去急追或者远袭。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署,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此计运用“上火下泽”相互离违的道理,说明采取“远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敌相互矛盾、离违,而我正好各个击破。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腑。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阵有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有。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治军,有时采取适当的强刚手段便会得到应和,行险则遇顺。率数未服者以对敌,若策之不行,而利诱之,又反启其疑,于是故为自误,责他人之失,以暗警之。警之者,反诱之也。此盖以刚险驱之也。或曰:此遣将之法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