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朝臣对立(求订阅~)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启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这是天启年号的最后一天,本应该年假朝休的朝臣,却十分默契的,没有一个人提及此事。

  内阁。

  原本十分平静的各个班房之间,走动忽然间的频繁起来。

  杨景辰班房。

  杨景辰正在审阅一份文书:崇祯新政革新纲要。

  这是简略的大纲,涵盖了吏治、经济、军事、学政、对外等多方面, 言语简赅,但从这上面,基本看不出什么具体内容。

  杨景辰粗略看了一遍,落在了最后的批注上。

  黄立极,张瑞图,周道登, 崔呈秀, 周应秋的名字赫然在列, 阁臣中,就差他一个了。

  杨景辰没有犹豫,拿起笔,在上面署名,而后拿起来,递给不远处的小吏,道:“送去司礼监吧。”

  小吏应着,刚走出去,一个小吏又进来,抬着手,急匆匆的道:“阁老,出事情了,陛下传召,即刻乾清宫面圣。”

  杨景辰一怔,道:“是所有人吗?出了什么事情?”

  小吏道:“陛下传召了所有阁老, 还有六部尚书,具体的不清楚。”

  杨景辰点点头,没有再问,起身前往乾清宫。

  杨景辰出了班房,就看到其他阁臣相继的走出来。

  不等杨景辰开口,张瑞图就看着他道:“元辅还有点事情,我们先走吧。”

  因为六部的架空,阁臣原本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悄然的缓和,不像以前那么紧张,至少不会再相顾无言。

  杨景辰看了看崔呈秀与周应秋,见他们面色有些不好看,情知他们知道了,便没有说话。

  一众人出了内阁,跨过会极桥,直奔乾清宫。

  他们还没到,转身看去,身后不远处,一众六部尚书与都察院左都御史齐齐出现,目的地自然也是乾清宫。

  还不等六部尚书走近,他们停下了脚步。

  一众阁臣疑惑,倒是杨景辰会意, 瞥了眼会极门。

  果然,黄立极出来了。

  六部尚书见礼后, 跟在他身后,向乾清宫走来。

  阁臣们对视一眼,站着不动,等候着黄立极过来。

  黄立极毕竟是首辅,没有出现还好,一旦出现了,他们必须要等,这是规矩。

  黄立极面无表情的走过来,穿过中间线,径直迈步上台阶。

  阁臣,六部尚书不少人是知道崇祯召见的原因的,是以相对平静,杨景辰等少数人则心怀疑惑。

  一众人出现在东暖阁外,等内监通报,待听到那声平淡的‘进’后,才鱼贯而入。

  黄立极等人进来,抬头就看到了东暖阁有个身形偏瘦,面色漠然,眼角眉梢都是生人莫近的中年人。

  这个人,在场的很多人都认识,包括杨景辰。

  但杨景辰还是很疑惑,这位‘前辈’为什么出现在这里?陛下又为什么召见他们?

  “臣等参见陛下!”黄立极领头,内阁六部的高官,齐齐向崇祯见礼。

  崇祯坐在书桌内,看着这十几人。

  这十几人,是大明的最高级官员,是决策层!

  崇祯的目光在这众人脸上扫过,微笑着道:“众卿免礼。”

  “谢陛下。”一众人放下手,躬身立着。

  王永光,毕自严等人悄悄对视,余光瞥向那个站着的孤傲的中年人——温体仁。

  这位入京的速度,比他们预想的要快,原本以为,他会在年后入京,却不想,现在就到了。

  ‘或许,他之前就已经在京城了。’毕自严等人心底暗想。

  这样想来的话,他是有所图谋,或者说,东林党已经忍不住了。

  崇祯将一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微笑着拿起一道奏本,递向黄立极,道:“黄卿家,温卿家给朕上了一道《崇祯新政十八疏》,你看看。”

  黄立极神色不动,上前接过来,退后打开看去。

  张瑞图等人看着黄立极手里的奏本,目光都在温体仁身上。

  这位是韩癀的门生,是东林人。

  皇帝见这个人,还将他们同时叫过来,这种情况,绝无仅有!

  ‘东林,真的要复来了吗?’

  一众朝臣,不少人心里惴惴,尤其是崔呈秀,周应秋。

 &emsp入京的速度,比他们预想的要快,原本以为,他会在年后入京,却不想,现在就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