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往事只堪哀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煜跟随曹彬赴宋,一行人等入得东京汴州,见城池稳固,百姓也是安定富足,街市里车流如水,满目繁华,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转而想到自己故国难觅,缅怀起旧事,那真是触目伤心。

  实不想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说是跟随入宋,实际上就是押解进朝,身为一国之主却沦为亡国之人,成了他人的阶下囚,恨字从心底而生,不免长叹一声。

  周薇听闻他叹息之声,深知他为何悔恨惆怅,只是此时又能如何,大势已去,无力挽回,此番入宋亦是凶险异常、生死未卜,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

  她心里如是想脸上却不敢露出半分,仍旧安抚他道:“主上,无需多虑,依臣妾愚见,我等定不会有安危之忧,大宋皇帝若有杀心,早就······何必还让入京?且一路上众人也算恭敬,并无欺凌之举,主上尽可放宽心来,保重身体,主上······”

  李煜轻轻捂住她的嘴,眼中惶恐万分,“薇儿啊,这主上二字是万万不可再叫了!”

  亡国之君哪还敢称王称君,他害怕,但并不为他自己,他是怕她会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他真的很害怕她们因为他而受到伤害,而最最让他害怕不安的是,今时今日,他已然丧失了保护她们的能力。

  周薇在他眼中看到了无限的忧伤,看到了万般的无奈,令她心疼,紧紧握着他依然颤抖的手,将他的头揽在自己的胸前,像对待孩童一样轻拍他的背,她淡然地微笑着,她什么都不怕,也什么都不在乎,因为没有什么比此时此刻还能与心爱的人静静相守、紧紧相偎更为重要的了。

  “皇兄,这是为何?”赵光义大声叫嚷。

  赵匡胤低头批阅并不理他,急的赵光义从椅子上蹦跳起来,不再坐下,来来回回在殿内踱步。

  赵匡胤微微一笑,放下笔,歪头看他呱噪的模样,越发觉得好笑。

  赵光义叉着腰正心里暗自较劲,转脸见皇上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皱眉忽地一跺脚,“啊?皇上·····皇上笑什么?”

  “你说朕笑什么?”

  “这······这臣弟怎么知道?只是皇兄不该如此厚待他,好不容易平了南唐,活捉了李煜,不杀他,还养着他?您还要封侯给他?”赵光义怒气越说越盛,声音也越来越大。

  “你怎么不问问朕给他什么封号?”

  赵光义瞪大双眼,一挥手,“我不管什么封号,反正是有爵位,为什么不杀了他?永除后患!”他紧着上前几步,直至赵匡胤眼前,“兄长,可记得当年所言?用不用为弟提醒?怎今日会如此畏首畏尾?哼!”

  赵匡胤垂下双目,笑意渐逝,正色道:“你说的可是'卧榻之旁,岂能任他人酣睡?'朕当日所言,句句在心,不曾遗忘!乃至近日,朕统一天下之心并未改变!自从朕登上皇帝之位,先后灭了荆南、湖南、后蜀、南汉,现今又攻克南唐,仅余吴越、北汉,虽它们已是苟延残喘之势,但朕心中仍时时刻刻不敢忘怀,只是国内军权财政事事亟待调整,不解内忧难平外患。今日命李煜入京,不杀他皆因南唐大势已去,李煜已决无还手之力,且他于江南民间口碑极好,文采风流才华横溢,朕确有爱才不杀之意,但更为平众人悠悠之口,稳江南百姓之心,断不可为杀一人而犯众怒,反成全了李煜不朽之身,流传他万世美名。”

  赵光义听皇上所言事事有心,句句在是有爵位,为什么不杀了他?永除后患!”他紧着上前几步,直至赵匡胤眼前,“兄长,可记得当年所言?用不用为弟提醒?怎今日会如此畏首畏尾?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